張 云
(重慶市武隆中學校,重慶)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入,以分數論英雄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新時代背景下,筆者也以為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教師肩負著文化傳播的重要任務,那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該何去何從呢?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既要做好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更要重視核心素養的滲透,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和數學思想。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談一談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核心素養作為一個新的概念,自提出之后到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核心素養主要是指關于學生價值觀、人生態度、思想情感、學習技能、知識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也是每個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個人終身發展以及獲得成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眾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更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成為高素質、高水準的現代化人才[1]。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這主要是因為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不僅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還會指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和數學思想。學生不僅能夠“學會”,還因此變得“會學”。更重要的是,將核心素養滲透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將教學的本質一針見血地反映出來。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而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能夠由依賴他人進行學習轉變成自己獨立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也是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學生核心素養之一。高中數學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做好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換言之,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授學生以“魚”,還要授學生以“漁”,既要給學生傳授基礎知識,還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會學生學會學習[2]。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教學函數、幾何圖形等相關內容的時候,數學教師在講解、答疑時,要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歸納、驗證、抽象等,并在這一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學習。這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一數學思想之后,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都會主動運用這一學習方式進行分析和解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煉和培養。
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責任擔當”是其明確提出的核心素養。高中學生正處在人生重要的轉折階段,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勇于擔當的人。在素質教育深化的今天,數學教師要加以重視,將責任擔當意識的培養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有責任、有擔當,而不應該局限在教材里,更不應該局限在課堂上。作為數學課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教學這一載體,一邊給學生傳授基礎知識,一邊將責任擔當教育融入其中。這一措施不僅具有可行性,而且是教師必須要落實的教學任務。這種融入情感素養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正能量傳播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身心,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學習興趣[3]。
比如,高中數學教材中很多著名的數學結論和知識點都是數學家克服重重障礙,經過多年探索發掘出來的。數學教師可以以此為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堅持不懈、永不言棄、勇于擔當的精神,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高中數學是一門很容易激發創新、引導實踐的學科。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堂設計,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獲得直觀生動的體驗,進而吸收和內化數學知識,并將形象的數學活動經驗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實現形象具體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逐漸過渡。新課程標準也一再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踐創新是核心素養之一。高中數學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設置探究活動,樹立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自然而然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改背景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落實的教學任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給學生營造寬松、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之中,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