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永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白浪鎮九年一貫制學校,湖北 十堰)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保護、資源有效利用的領域中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在新時代、新思想、新方略的指引下,需要采用新課程理念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綱領,給中學生提供支持其在未來發展所需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保證學生能夠從化學的角度來初步認識物質世界;給中學生提供運用化學知識,運用科學方法來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科學探究,在多種形式的探究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開展交流討論,啟迪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并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從以下角度開展。
任何一種學習活動都需要以興趣作為支撐,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同樣如此。當中學生對化學實驗抱有濃厚的學習熱情與探究欲望,就會以更加積極、主動、熱情的態度投入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積極動手、積極實踐、積極探索,充分享受實驗帶來的愉悅情懷,并享受到實驗成功帶來的樂趣,獲得自身實踐能力提升的成就感。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中,需要組織學生在實驗室中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是很強烈,實驗的熱情較低,如果以這種狀態開展實驗教學,教學效果必將得不到有效保證。于是教師就采用變魔術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實驗熱情。首先教師拿出一個大燒杯,在燒杯中點燃了兩支蠟燭,一支比較短,一支比較長。此時教師向中學生提問道:“哪位同學能夠不使用工具,不接觸燒杯,不用嘴吹,不對燒杯進行遮蓋,把下面那支蠟燭熄滅,卻不影響上邊這支蠟燭呢?哪位學生可以上來試試?”一時間學生議論紛紛,有的學生主動走上前來,采用了很多措施,結果要么蠟燭沒有熄滅,要么兩支蠟燭全部熄滅。見到學生愁眉不展的樣子,教師開始了“魔術”的演示:拿過一個集氣瓶,將集氣瓶口懸停于燒杯之上,慢慢向下傾倒,學生驚奇地發現,下面那支蠟燭慢慢熄滅了。“太神奇了!”“嘖嘖,怎么做到的?”見到學生的好奇心已經被徹底激發出來,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讓學生親自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并親自體驗了一番魔術師的感覺。因為學生的興趣濃厚,所以實驗開展得非常成功,實驗教學效果自然也十分理想。
在傳統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采用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的,這種模式一方面太過于傳統,學生已經失去了足夠的參與興趣,另一方面大量的時間都用于教師的指導上,真正用于學生實驗的時間就顯得不足了。因為學生聽得不深入、學得不通透,在實驗中就會犯下一系列的錯誤,嚴重影響實驗教學效果。在人教版初中化學“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教學中,教師采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提前把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以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的講解用視頻的形式上傳到網絡中,讓學生下載觀看,進行課前自學。當實驗教學真正進行時,教師就再次在多媒體上播放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視頻,讓學生仿照實驗視頻進行實驗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來到實驗臺邊,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耐心糾正。這樣視頻引導與教師指導雙管齊下,學生的實驗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初中生進行實驗教學的主體是教師,因此教師的實驗能力和實驗水平直接決定著初中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究、不斷豐富自身的實驗水平,在實驗課前把實驗首先親自進行操作,確保對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示范和指導作用。其次,要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用新課程理念作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指導。最后,需要不斷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并不斷探究新穎的教學方法,合理應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實驗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能否得以有效開展,直接決定著初中化學教學的整體效率。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實驗教學有足夠的重視,采取多種策略,通過多種途徑保證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進而推動初中化學教學事業向著更加和諧、高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