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東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西燕鎮云桃小學)
課堂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因此,練習設計的科學與否,對于學生的知識鞏固和能力提升影響重大。長期以來,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一直講求多練、勤練,而對于練習設計的科學合理性重視不足,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部分教師的課堂練習設計講求形式多樣,卻忽略習題的真正價值,使課堂練習表面花哨卻缺乏實質效果,亟須改進。如何提高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促進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成,成為數學教師需深入思考的問題。對此,本文探討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相關方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階段,思維能力不足,傳統數學課堂的題海戰術式訓練極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鑒于此,小學數學教
師應總結并汲取以往課堂練習設計低效的教訓,嚴格遵照少練、精練的數學練習設計原則,以少而精、精選典型題目為設計指導,選取代表性題目進行課堂練習,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其掌握課堂知識和解題方法。過往的教學經驗表明,過多、重復性習題練習極易增加學生負擔,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小學生課堂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缺乏耐心,過多的習題訓練容易使學生為求完成任務而馬虎解答,使課堂練習失去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設計少而精的典型題目容易使學生集中精力解題,且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多樣化的解題方法,規范算式表達,充分發揮課堂練習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要因材施教,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中,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能力水平的情況下開展有針對性的練習設計,以使教學能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具體而言,教師可將學生按數學水平的低、中、高三個層次進行合理劃分,然后在設計課堂練習時,針對低層次的學生設計難度較低的題目,如可圍繞相關概念進行題目設計,以使這類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概念知識;對于中層次的學生,可以針對解題方法進行練習設計,以使這類學生能夠掌握一種或多種解題方法,鞏固基礎知識;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設計拔高性題目,以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其更好地發展。
小學數學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高效教學,使學生當堂消化所學知識,就需要在課堂練習設計時有效把握教學重難點,突出練習設計的針對性,如此才能使學生消化和鞏固課堂重點知識,理解重要概念和方法。以億以上數的認識的教學為例,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讀出億以上的數,因此,教師可就此進行課堂練習設計,如可設計幾組具有對比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區分不同的數,并正確認識和讀出億以上的數:(1)950,950000,9500000000;(2)4078,4078000,40780000000;(3)7100,71000000,710000000000。這樣的練習設計有效突出了教學重難點,學生通過對比區分也能很好地認識和讀出億以上的數,學習效果有了顯著提升。
數學課程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且數學知識的系統性也較強,前后知識之間關聯密切,在新知識學習時,教師往往會聯系已學過的舊知識進行教學,以降低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時應注重知識的遷移,以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實現高效教學。例如,為使學生掌握在三角形內部作高的方法,教師可設計如下練習:(1)在平行四邊形指定的邊上作高;(2)在梯形指定的底上作高。這是因為學生之前已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作高的方法,這樣的練習設計可以使學生先回顧已學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接著,教師可展示出三角形,并讓學生找到三角形的高。在之前兩組練習的知識復習基礎上,學生便能很快找到三角形的高,即為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如此一來,再讓學生作出三角形的高則極為容易了。可見,在課堂練習設計時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知識來輔助新知識的學習,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課堂練習設計是一類教學藝術,需要教師精心策劃、科學安排,才能有效促進教學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及學習狀況出發,結合教學實際合理進行課堂練習設計,充分發揮練習的作用,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謝中華.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6(4).
[2]曹玉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和實踐[J].未來英才,2016(1).
[3]林嬌福.小學數學課后練習設計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
[4]李曉麗.試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陜西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