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龍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學,四川 西昌)
“健康素養”是世界各國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目標,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盡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民族地區的教育體系日益完善,與過去相比有了進一步提高,但個別民族地區在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涼山州彝族地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找出了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優化策略。
通過對涼山州彝族地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可知,盡管從總體上看,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個別高中學生自我控制意識相對淺薄,缺乏對自我應有的熱愛、尊重和珍惜,面對困難和情感困惑,無法調控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個別高中學生道德素質相對不高,對真善美、假惡丑的標準在降低,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不強,甚至一些高中學生由于受到打擊就出現過激行為,抗壓能力十分薄弱,還有個別高中學生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追求名牌,這樣不利于高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要要求。民族地區在開展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是開展系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地區高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開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組織機構,比如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協調機制”,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也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性和融合性,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融入教育管理與教學工作當中,努力發揮各個層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民族地區高中學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戰略高度,切實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要建立具有較強系統性的心理健康制度,使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制度化軌道。
二是開展全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來說,一定要不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以及全面性,確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民族地區高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還要強化心理疏導工作。這就需要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切實加強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和分析,掌握真實情況,找準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切實體現“以人為本”。要從高中學生最需要、最迫切、最突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入手,發揮各個層面的積極作用。除了開展專門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還要發揮各科教師的積極作用,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體系當中,真正通過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是開展實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把促進高中學生“知行合一”作為重中之重,因而民族地區高中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實踐性。在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促進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提升。比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既可以將其與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也可以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在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當中,把“仁、義、禮、智、信”等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此外,還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新時代的楷模等等,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取得良好的成效。
綜上所述,對于民族地區來說,如何促進高中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鑒于民族地區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應當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特別是要在開展系統性、全面性、實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民族地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最大限度促進民族地區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