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鐵生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中學,山東 東營)
英語逐漸成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而言,學生需要在這個時期夯實語言基礎,有效培養英語思維和核心素養。然而在實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因受應試教育影響,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投以更多的關注,進而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初中學生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學習和掌握英語核心素養知識內容。為了能夠基于核心素養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結合文化品格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文化的典型特點之一就是多元化,不同的文化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相較于外國文化,通常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接觸本國文化,但是隨著全球化時代的發展,當代學生不僅需要對本國有所了解,更需要對各個國家進行了解,學習他國文化有助于學生對其他國家進行了解,學生通過英語學科中的文化品格能夠對世界各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比如說在開展How was your school trip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各國學生的學校旅行活動信息,使他們通過閱讀了解中西方學生的學校旅行差異,讓學生在“How was your school trip?”“What else did you do?”“Did you have fun school trip?”等問題中相互交流和溝通,由此使學生對中外校園生活差異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這有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西文化差異,這對于學生文化品格素養的培養和提高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不同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內容,除了篇幅變得更長之外,還包含了更多的知識點內容,難度顯著提升,成為學生在理解閱讀內容時所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為了能夠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這種閱讀教學情況下得到培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本脈絡進行梳理,促進學生思維層次的提升,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閱讀內容。比如說在學習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未來生活”進行探討,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整合等方式了解該教學內容,發現其中的差別,像“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100 years from now?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in 100 years.”可以引導學生預設未來生活,由此導入閱讀話題,使學生能夠圍繞閱讀話題梳理文本脈絡,學生在對比現在與未來生活的差異后對文章的意思進行理解。由此可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等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學習,既有利于學生對文本脈絡進行梳理,掌握蘊含在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又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確保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的提升。
為了使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生活經歷對其閱讀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其閱讀內容。通過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使學生更加真切地體驗到閱讀內容,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高,還有利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從而調動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基于核心素養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激發,使學生的探索精神得到培養。比如說在開展“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一些相關的截圖或者動態圖片,使學生對生詞以及詞組的意思有更加真切的體驗,從而進一步理解和記憶。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既能對一般將來時、一般現在時等語法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掌握“主將從現”的用法,還有助于學生調整學習狀態,調動參與積極性,激發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基于核心素養開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所以,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和教學輔助作用,積極更新自我教學理念,優化閱讀教學設計,結合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需求設計閱讀教學任務和目標,細化教學各個環節,使英語閱讀文本得以創造性使用,從而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