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外國語學校,廣東 深圳)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英語語言能力、英語思維能力、英語學習能力等。作為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要求其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首先應當從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開始。初中英語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一般采用的是灌輸式的英語教學。教師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做到所謂的授人以漁。英語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對初中生英語能力與水平的提高并沒有顯著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自身英語素質的提升。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勇于打破傳統英語教學。教師在制定相關英語教學計劃時,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教材教學內容,制定學生學習英語的教學計劃。
例如,在牛津版九年級英語下冊Unit 3“The environment”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使用一些相關的語句來描述課文中的環境保護,從而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讓學生通過思考進行回答,有的學生會答道:“Save electricity”“Save forests.Make our world a green one to live in ”“Recycle useful rubbish ”等,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提問與回答,讓學生深入了解課堂學習的內容。以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和說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責任。教師的主要任務相比較于教書,育人顯得更加重要。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教學的重點基本在學生的學習分數上,因此課堂教學的目標依然是課堂知識內容的教授,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學應當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牛津版八年級上冊Unit 2“School life”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的朋友、選擇朋友的標準進行描述,并能夠在課堂學習中,運用英語對自己周圍的人進行描述,對于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同學,教師應多進行鼓勵。再如,牛津版九年級英語上冊“Family life”中讓學生就自己父母的工作進行英語介紹。在九年級下Unit 3 reading“The world is in danger”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就他們接觸到的環境危機進行分類,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而教學文本中的所有思想文化意識與觀念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其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當前英語作為一門世界語言學科,在初中教學中居于基礎地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英語課堂中,提高學生提出、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英語閱讀可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升。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安排學生就教材內容進行角色的扮演。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不同的文化,并且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聽力與表達能力,從而在潛意識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辨別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結合英語課本的教材內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中的語境和語感,從而促進初中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例如,初中英語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的小游戲或者一些英語的歌曲教學,讓學生通過聽覺與視覺等感官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初中生英語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是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結合所教學的實際內容與教學的目標,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使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其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對自我的言行舉止進行約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