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芳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永登縣第五中學,甘肅 蘭州)
學生進入高中以后,會經歷心理成熟的過渡期,逐漸產生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班主任老師的正確引導,因此高中班主任對學生品質道德的教育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做好德育工作不僅有利于整個班級形成良好風氣,更有利于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我國很多的高中班主任在開展教學與管理班級工作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本文將對我國高中德育工作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對德育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進行探析。
隨著高考升學壓力的增大,各高中之間往往會進行激烈的升學率競賽,長此以往,學校就會比較重視學生的成績,過分看重智育而忽視德育。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可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不能只有知識,更要學會做人,學會成熟與成長。很多學校將學生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班主任業績的唯一標準,無疑造成了教育工作的開展與我們教育初衷相悖的情況。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一切教育工作的開展都要以學生吸收與接收為主要目的和標準,德育工作也不例外。現在很多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形式過于僵化,將道德規范與準則強加給學生,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使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德育的意義,德育工作的開展也就沒有了相應的作用。學生會將道德淺顯地理解成遵守規章制度,而不會發自內心地接受它,一旦走出中學校門進入大學階段或是進入社會,沒有了學校中規章制度的制約和班主任的監督管理,學生便無法使用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對學生的發展極其不利。
步入高中的學生身心迅速發展,從青少年逐漸進入青年初期,他們的人生觀與道德觀也正處于形成時期,緊張的學習與升學壓力很容易使學生變得迷茫而受到不良誘惑與影響,那么班主任作為班級德育的主要負責人,對學生正確人生觀與道德觀的樹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良好的道德觀念很容易影響學生,為學生起到表率作用,言傳身教。優秀而負責的班主任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往往能更多地注意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使學生樹立正確觀念,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
新時代的教育提倡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德是放在首位的。這也就意味著成功的教育需要將學生品德的培養當作工作的重點,在德育得到保證的情況下發展其他素質,才能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保證德育的同時也就保證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升。高中生普遍處于情感成熟的過渡期,逐漸擺脫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存在叛逆心理,情緒也比較不穩定,那么對于高中班主任來說,一個班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有利于班主任開展日常各項工作。在開展班級活動的過程中,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行民主管理,鍛煉學生各項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為這個班集體負責,增強集體榮譽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
高中是步入大學的前一個階段,而高考也就成為每個學生的重要轉折點。高中與大學的學習與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異,大學生沒有班主任老師的嚴格要求,生活與學習環境都較為寬松,那么在高中時期形成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以后的大學生活有很重要的影響。作為高中的班主任,應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會學生如何抵制誘惑,在寬松的環境中也要嚴格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做一個正直、有自制力的人。
綜上所述,高中時期是每一個學生成長階段中最難忘,也是逐漸自立和走出迷茫的時期,需要班主任老師的引導與教育,幫助每一個學生順利地成長,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德育工作需要滲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引導。班主任也需要在道德方面以身作則,堅信好的榜樣才是最好的教育,為每一位學生的人生負責,使學生成長為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