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開展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最多,接觸面最廣,自然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的班集體。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老師要增強德育意識,提高自身素質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他的作為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一個充滿朝氣、精神飽滿的班主任,能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他就是一個影響源,面向周邊輻射無需借助外力的作用。“教師身教的效果往往優于言教的效果”,班主任平時的行為舉止、穿著打扮、音容笑貌等身體語言都對學生發生著導行的作用。如班主任談吐、舉止文明,不但可以提高自身在學生群體中的威信,而且為學生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活體,有利于文明禮貌班風的形成。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自身形象,在教育教學中一言一行都要做學生的楷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班主任首先不能做。發揮“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作用。
二、制定明確的目標,激勵奮起,共同進步
班集體是由年齡基本相近,心理特點基本相同的少年兒童組成的,他們的思想比較單純,容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班主任根據這一特點,結合本班實際情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情趣、有壓力、有思想、有信心。孔子說:“學須立志,班主任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要不斷地向班集體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目標教師方向,有了奮斗的目標才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潛心于學習,堅持學習。
每位學生都有自尊心,班主任可組織舉行各種競賽活動,如:在班內舉行“學習月冠軍”、小組與小組之間爭奪“衛生紅旗、紀律紅旗”等以使本班的集體生活得到活躍。通過競賽的評比,激勵起學生奮發向上。
三、多鼓勵、多欣賞
所有的學生都希望得到贊賞、信任、鼓勵,班主任若能以飽滿的熱情、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語言對待學生,必能起到積極的效果。課堂上,若發現發言不積極、不主動,教師既不能急躁,更不能發火,要誘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并告訴學生:回答問題不要怕出錯,只要肯動腦筋,主動學習,就能獲得知識。有的學生盡管回答問題不正確,教師也要對他說:你能夠舉手發言,就說明你是個善于動腦思考的孩子。還可以說:你回答錯了不要緊,你比不舉手回答的同學勇敢得多。這樣一來,不僅對他本人是一種激勵,對那些不愛舉手發言的學生也是一種觸動。當學生的方法好于老師,老師要虛心向學生學習,給他掌聲,這樣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成為學習的主體。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更要發現他在課堂上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主動性得到發展。
四、注重班委的作用,加強班級凝聚力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代表,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是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慧眼識才”選拔有組織能力、熱愛集體的優秀學生當班干部。班主任在使用和培養班委會成員的過程中,既要加強對學生干部的思想教育,又要鼓勵和支持他們大膽工作,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方法,多向其他優秀班委學習,提高工作能力,充分發揮集體核心作用。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驕、嬌二氣甚重,成人化的趨勢明顯,心理素質又差。選擇責任心強,具有創新意識、熱愛班干部工作的學生來承擔班級管理已刻不容緩地擺在班主任面前。在各組織機構中,各種職務的設置均與其權利責任相稱,結構內部分工明確,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也改變了班主任一統天下的局面。細節操作上,放手讓班干部支持主題班會,安排組織勞動,組織體育活動,文藝活動,使他們真正成為班級活動的支柱,班主任只是充當技術指導者和成就評價者的角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激活班干部內部的運作機制。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管理成就的喜悅,品嘗失敗的痛苦,學習課程中學部到的東西,使他們在榮、辱、權、責的氛圍中磨練工作的恒心和耐心,增強工作信心。班主任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否則,一推一動,不推不動地躺在老師身上的班干部無疑會扼殺同學的創新朝氣,埋下失敗的隱患。
五、創建和諧的班級氣氛
環境對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沒有一個和諧的班級氣氛,學生對班集體的生活就會有壓抑感,其個性品質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諧的發展。我在我所帶的班級中竭力創建一種平等、和諧、互助、合作的氣氛:
(一)要求學生不要怕老師,要敢于對老師的工作發表意見,敢于對老師就不同的看法展開討論,誰對聽誰的。
(二)倡導學生之間可以自由地、認真負責地評價班級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評價校內外的一切事情,做學校、班級的小主人。
(三)不訓斥、諷刺、挖苦學生。無論哪個學生違反紀律和犯錯誤,都耐心地說明、誘導,平心靜氣地指出他錯在哪里,應該怎么做,而不是以“權”壓人。
(四)幫助學生處理人際關系,倡導同學之間互相友愛,培養學生在友愛、和睦的氣氛中形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好品質。
六、尊重學生人格
要使學生從心底里信任自己的老師使班主任的班級工作、教學任務、管理目標在學生的密切配合下得以順利完成,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學生,包括尊重他們的個性、興趣、愛好。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不僅僅是領導和服從的關系,更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彼此尊重、共同提高的師生關系。在班級日常工作中,我從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學生,班級開展什么活動,我總是提前和學生商量,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這樣,學生感到自己被老師所信任,其自尊心得到滿足,就會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
尊重學生,就要關心、愛護學生,使他們感到學校就是自己溫暖的家。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和尊重贏得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有了什么心里話都愿意找我吐露,這使我得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時做好他們的教育引導工作。
七、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班主任要樹立成功教育理念:期望—尊重―信心―因材施教—成功;要樹立學生成才的多元化思想,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后進生并不代表永遠后進,什么都差,只要通過有的放矢的診斷,激發、激活他們的學習動機,建立他們的學習信心,都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轉化的。
在做后進生工作時,不要動不動粗暴地批評、諷刺、挖苦他們,更不應該隨意揭他們的老底。多問他們簡單的問題,讓后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決不會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象。俗語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因而班主任要有耐心,對后進生要求要適度,應懂得“大目標,小步走”。當我們剛開始著手后進生轉化工作時,這些學生會有一種從未感受過的溫暖,對自己會要求嚴格,學習上會要求上進。但當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時,就會悲觀失望,灰心喪氣,甚至破罐破摔,因而我們的教師必須耐心做好他們的工作,善于從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中去找他們的成績,防止后進生的反復。
總之,班主任要努力排除不利育人的因素,樹立新的德育觀,創新德育方法,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