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一中,內蒙古 鄂爾多斯)
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既是現代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師幫助學生應對未來社會發展變化的必然選擇。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因此,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將對其終身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綜合以上兩方面內容,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對高效課堂的打造提起高度重視,積極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優化,以提高其有效性。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教師都應有意識地去親近學生,并多和他們進行平等、友善的交流,與此同時,還要多鼓勵學生、多表揚學生,以便能幫助其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從而促使其更加積極地去學習語文知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這樣去做:
首先說課上。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言論自由,即學生要積極針對自己的問題向教師提問,當然,為了維持課堂秩序,學生在提問之前要先舉手,這樣做,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還能有效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此外,教師要時常表揚學生、鼓勵學生,這樣做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拉近師生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對教師的好感程度。
其次說課下。在課下,教師應積極尋求機會與學生進行交流,除了談論語文學習方面的內容以外,教師還可以和他們聊聊愛好、談談理想,并在這個過程中,予以他們一些過來人的建議,這樣,隨著交流的深入,學生勢必會越來越親近自己的教師、越來越信任自己的教師,從而能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而且,通過與學生交流,教師能有效獲知學生的想法,基于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視情況將學生的想法與教學內容結合到一起,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會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這不但能增進師生間的友誼,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利用情境教學法授課,能使課本上較為抽象的文本內容以非常直觀、形象、生動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從而能有效激發其學習相應內容的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與質量。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不妨利用PPT課件為學生展示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照片,這樣一來,學生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更有針對性,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當然,為了使趙州橋和盧溝橋更為形象直觀,教師還可以從網上搜集一些有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視頻給學生看,以便能使學生更為全面地去了解和觀察這兩座古橋。此外,基于本課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多為學生拓展一些知名的石拱橋,像是位于廣東潮州的廣濟橋、位于揚州瘦西湖內的五亭橋、位于山西太原市的十字橋等等,這樣能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增長學生的見識,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
合作學習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繼而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舉個例子,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背影》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提一些問題,如,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新臺階砌好了,為什么父親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然后讓學生基于這些問題去閱讀原文,并在完成閱讀以后在小組內和同學討論這些問題;在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應注意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以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最后,各組小組長要對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以為之后的全班交流做準備。從上述案例中不難發現,由于合作學習的引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這對學生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合作能力等諸多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使高效課堂的特征得以充分體現。
本文從“師生關系”“情景教學”“合作學習”這三方面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了分析。不過,由于這三方面內容均是基于筆者個人的經驗來談的,所以其他教師在運用上述策略的時候,應當基于自己的教學狀況,創造性地去使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