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花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麻沙中學,福建 南平)
隨著課程改革程度逐漸加深,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堂綻放了新的光彩,構建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政治課的教學形式,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了課程的有效性。
眾所周知,政治學科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思路打不開就無法全面地學習。由于學生本身存在的差異性即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邏輯不同等,針對一些政治問題,不同學生的解讀角度、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導致學生即便是遇到同一類型的問題時也不能很快地做出來,或是答案的準確性也不高等。據相關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在上思想政治課的時候都是死記課本、多記筆記,感受不到學習政治的快樂,這不禁引發筆者的思考:這樣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方法真的符合學生的需要嗎,真的對學生有好處嗎?
通過上面對課程開展局限性的分析后,筆者認為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最主要的就是采用學生普遍接受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將課堂上的語言、行為都進行生活化的改良,讓學生享受學習政治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吸收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為求有效地開展高中政治課堂。
1.生活化的教學目的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學生傳達課程的重難點。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將自己的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生活化,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的教學目的就是在針對某一節課程開展后,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什么、懂得什么。生活化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除了要符合教學大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外,還要求學生能夠“以小見大”“拓展遷移”,學生從政治課本上學習知識后,能夠對當下的一些時政新聞進行解讀,以此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更好地塑造自己。
2.生活化的教學語言能夠在提高政治上課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在運用樸實、貼合生活的語言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對課程的距離感。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途徑除了課本就是教師的言傳身教,所以教師的言談和舉止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性格的養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很多,學生在面對各種知識時可能抓不到重點或是理解上有偏差,此時就需要教師的引導,而引導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語言,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將自己對一些時政新聞、國家頒布的政策的解讀或是感悟通過語言傳遞給學生,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政治的理解、學習和運用。
3.生活化的授課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拉近與政治的距離。通過生活解讀政治,能夠看到那些課本上涉及不到的知識和內容,從而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政治知識。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教師的講課方式也不再是單一的說教,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利用生活化的講課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接受政治、了解政治、學習政治并且運用政治。在學習《影響價格的因素》時,通過提問以及回答,教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同時也引起了同學對問題的思索,學生既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又總結了政治知識的用法,生活化的授課方式在高中政治上課中非常有意義。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協助教學,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接受當下的時政消息和相關政策,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和學習政治。
綜上所述,在分析完現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存在的局限性后,筆者認為通過利用生活化教學理念輔助高中政治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政治反思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以及思政分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高中政治史課程本身比較枯燥、內容比較復雜,學生在針對一些政治問題的解讀角度、理解能力都不同,導致其即便是遇到同一類型的問題時也不能很快地做出來,或是答案的準確性也不高等。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筆者始終相信,經過教育人員的不懈努力,肯定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政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