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起步階段,隨著人們對教育的日益重視而受到廣泛關注,為了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尤其是提升學前教育工作者的素養,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以培養合乎社會需求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促使學前教育工作高質量開展。手工制作對于開發個體智力以及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手工制作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重點課程,從創新的角度出發,采取合理的措施在中職學前教育中開展創意手工課教學,促使學生在教學中開拓思維、調動想象力、豐富手工制作知識、增強手工制作技能等,為日后投入實際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手工制作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開展手工制作教學活動,有助于激動幼兒的發展潛能,而好的教學活動的前提在于教師。因此,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讓這一專業的學生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意義重大。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1.手工制作材料準備工作不足。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事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才能促進工作順利開展,準備充足的手工制作材料,讓學生在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材料,但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在材料的準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教師未從學生實際發展情況出發,在手工制作材料選擇方面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導致學生的創意無法落實到實處。第二,手工制作要求準備所需的材料,但是在制作過程中,也會因為缺少一些材料或者另一些材料被遺留,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資源的浪費。
2.課堂教學方式有待改變。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的,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僅要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也要發揮學生的學習輔助作用。但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手工制作課程在開展過程中,教師一般要求學生通過模仿教材中的作品進行手工制作,沒有特別強調要學生在模仿中進行創作,導致單一的模仿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第二,手工制作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備充足的手工制作能力,以便日后在就業中能更好地應對實際教學情況,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意識到這一方面,采取的教學方法呈現單一化、落后化等特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手工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創新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之魂,為了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手工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高質量的學生創意手工課教學,無論是對現階段還是對未來的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點措施來實現。
1.注重材料的收集,做生活的有心人。手工制作是在利用材料和工具的基礎上來進行創作的,不同材料的運用,或者是同樣材料運用不同的方式,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因此,創意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制作課程,所能采取的第一個步驟為注重材料的收集,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采取這一形式,不僅有利于解決教學中材料準備的問題,而且也有利于為學生創造手工制作奠定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跟手工制作相關的材料,比如說生活中的很多廢舊物品就是手工教學中很好的材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僅讓學生學會收集、尋找生活中的材料,而且也要學會觀察這些材料的屬性,在此基礎上開展創意的手工制作。除此之外,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小組和小組的形式讓學生準備材料、制作手工品,以此來推動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制作課程得到良好開展。
2.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激發學生手工制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事情有無興趣的驅動,所獲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為了創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制作課程,采取的第二個步驟就是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激發學生手工制作的興趣,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養成奠定基礎。手工制作隸屬于美術領域,而美術的“美”是通過眼球刺激的感受。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手工制作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激發學生對手工制作的興趣,在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的手工制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開展手工制作課程教學,學生不僅能夠根據相關視頻予以重復回放,對于不懂的細節選擇性播放,而且也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手工制作視頻,以加強學生對相關手工制作作品的理解,從而促進整體發展。
3.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不難發現,教師教學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與此同時,在傳統的手工制作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課為輔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太過單一,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要想在以后的學前教育崗位上開展良好的手工制作教學活動,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發散性思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從改變傳統的手工制作模式入手,嘗試“想、做、玩、賞”的手工課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的作用下,不僅促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培養,還有利于培養合作精神、學習興趣等。例如,在“折紙”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不能按部就班的教授學生如何一步一步折紙,而是先向學生強調學會看折法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學生去看折法,學會自我探索分析哪里存在問題,再由教師示范、講解步驟的要點,之后教師布置創意折紙作品的作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和實踐能力。
4.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教學能力。除了要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手工技能、豐富手工制作知識等方面之外,學前專業的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學前教師,需要具備專業過硬的教學能力。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手工制作課程過程中,教師要以提升幼兒教師教育技能作為培養目標,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補充。不僅要使學前專業學生具備手工技能和手工制作知識,也要具備手工制作的教學能力。以“折紙”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適當安排學生上講臺,以教師的狀態,講授折紙的過程,教師可以和其他學生作為評判者,來判斷上臺講授的學生表現如何,通過采取這一形式,不僅讓學生深入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更好地進行創作,也能鍛煉學生的膽量,促使學生更好地進入自己將來的崗位角色,從而促進多個方面的進步與發展。
由此可見,手工制作作為幼兒接觸、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開拓幼兒思維、激發幼兒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在幼兒階段開展卓有成效的手工制作活動關鍵在于教師。因此,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