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琴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水南中學,福建 三明)
隨著新課改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不斷深入,體育課堂也越來越向著科學化的教學方式發展。素質教育理念下的今天,要求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自身的體育專業素養,從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此外,還要根據初中生的性格特點,開展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首先,由于農村發展比較落后,在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大,對體育課不是很重視,體育訓練活動較少;其次,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體育教師專業水平和體育技能偏低;最后,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基礎設施不太完善,這是影響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都是最基礎的保障,學校經費緊張,體育設施的完善也就無從談起。這些都導致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停滯不前,學生的身體素質無法得到科學鍛煉,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對體育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師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直接來源,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啟迪者。因此,農村初中體育教師要想增強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帶領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由于初中生個性鮮明、興趣廣泛,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和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將學生進行分層,開展分層教學,如“籃球組”“排球組”“武術組”“跳繩組”等,讓學生的特長充分體現,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在體育訓練中增強素質。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調整教學結構,利用創新性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中來。在教學形式上,要改變傳統“放養式”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對于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不要全盤否定,而是將其形式簡單化,使教學形式更貼近生活,這樣學生才可以接受,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明顯增強。在體育器材上,由于農村初中學校體育教學器材有限,短時間內很難改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挖掘生活中的體育器材,或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組裝,比如,將空的礦泉水瓶裝滿沙子當作啞鈴,練習學生的臂力,也可以用來打保齡球;可以將車胎作為障礙物進行跳躍訓練,也可以讓學生掛在腰上或扛在肩上進行負重接力跑等。農村初中體育教師通過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體育項目訓練,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學生都被這種新穎的訓練方式所吸引,從而提高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使學生養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隨時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增強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能夠使課堂教學不受空間的限制。體育課堂有足夠的活動時間,農村體育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小游戲。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根據體育技能、體能、性格特征等分成兩組,兩組隊員依次輪流投籃,每人連續投籃三次,教師記錄每位學生進球的數量,最后統計小組總數,對進球總數多的小組和學生給予獎勵。由于初中生的好勝心較強,所以在游戲競爭的環境下最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體育運動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鍛煉學生的平衡力時,教師可以開展“平衡力大比拼”比賽,兩人一組,雙雙站在墊子上,面對面推手,倒下或腳先離地者判定為失敗。農村初中體育教師通過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了輕松、趣味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增強學生的體驗,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總之,農村初中體育教師要想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性格特征,創新教學形式,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利用游戲教學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另外,教師還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豐富自身的體育專業知識,增強自身的體育教學水平,從而促進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