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麗
(河北省懷來縣沙城第四中學)
我覺得只有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和悉心教導,才能促成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班主任要忌諱對一些成績好的、擔任班干部或者和其家長關系好的學生,在他們違紀或屢教不改時,感情的砝碼偏向他們一邊,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場,按照班規和校紀來處理他們,就會引起班內其他同學的非議,從而導致班級凝聚力喪失,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學生剛開始出錯往往是無意識和輕微的,班主任應該”嚴格要求”,關注學生的“第一次”,將學生的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中,避免學生錯誤,從量變到質變。
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手腳相加的方式,冷嘲熱諷的挖苦方式,不是教育,這種方式只會給學生留下心靈傷痕,把學生的情緒推向對立面,甚至會毀掉學生的一生。因為他們正處在青春期、逆反期,一旦跟老師對立起來,便會從學習上徹底放棄自己,所以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要注意度,是朋友但要講原則。
班主任在幫助學生處理好與各科教師的關系時,一定要從維護科任老師的威信出發,想方設法跟學生說科任老師的優點,當好科任老師的代理人,使學生能夠完全接受科任老師。
在選班干部時,應考慮到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班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必須精心培養,因為班干部是班級的主導力量,他們能夠帶動整個集體形成一種良好的班級氛圍。
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關鍵是在班里樹正氣、殺歪氣。從第一天、第一個人、第一件事抓起。如果有第一件有損于集體利益的事情發生就要毫不留情地批評指正,每天只要發現正反面情況,就要及時表揚和批評。規范學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入學就要求他們該動的時候動起來,該靜的時候一定要靜下來(指自習課和晚自習)。課上孩子們課堂氛圍非常活躍,早讀現在我幾乎不盯,每天走上四樓,從后門進去,孩子們都在齊齊地晨讀。我都覺得我在班里都是多余的,然后從后門退出去。所以,我覺得我六點半來盯沒必要。同時我覺得不管哪個年級段,盯住學生學不是辦法,這樣老師累,學生更累。只要規范好孩子們,孩子們知道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就夠了。當然,也不能完全放手,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孩子。
一個沒有共同目標、缺乏集體凝聚力的班級,班風肯定不好,所以,我一直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工作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引導學生參加或開展各項集體活動是增強集體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徑。每天活動中我都教育學生,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你的行為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班集體的形象,我們必須珍惜每次機會出色表現,贏得榮譽。因此,在每次活動中孩子們都能滿腔熱情,積極投入,遵守集體紀律,聽從老師的安排,其結果也是每次都贏得榮譽。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遠,它有規律可循,但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隨著班級成員的不斷變化,我們的管理方式也將隨之而變,例如,我班考走預科以后又填充進一部分復讀生,對他們的管理不能套用從前的方式,只有對他們的情況逐步了解以后才能對癥下藥,開展工作,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以主人翁的地位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復讀生和沒有考上預科的孩子們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都已經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失敗,所以對他們的態度更要平和,我經常找他們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給他們最信任的眼神和最真摯的安慰和鼓勵,讓他們覺得自己能行。其實孩子們都差不了多少,他們差的是功夫和自信心,只要有自信心,也能靜下心來學習,相信他們會迎來他們美好的明天!
班級作為學生管理和教育的最小單元,看似很小,問題也不多,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們管理著這樣一個小集體,但是問題和功夫不少,管理好了,學生受益終生,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管理不好,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以后學習和工作也會很吃力。所以,我們要重視班級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林志超.淺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現代交際,2013(2):153.
[2]林政.小議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