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成
(廣東省深圳市石巖公學,廣東 深圳)
在每個班級中,總會有幾個學習成績差、又調皮搗蛋、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在遇到這些“問題”學生時,各任課教師都大呼頭疼,對于班主任來說,亦是如此。對于這些后進生,許多班主任反映沒有特別好的方法,既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又能培養其責任心。
在我的班級中,也有幾個后進生。在跟他們接觸一段時間并多次家訪后,我發現所謂的這些“后進生”,他們之所以成績落后、不遵守紀律的原因不一而同,但他們的本性都是好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向上的心,只是由于家庭環境、教師等的影響,導致他們未形成改變的內動力,便采取無所謂和得過且過的態度來面對同學的白眼、教師的批評。在了解到這一點后,我針對每一個學生制定了相應的轉變方案,完成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使他們向中等生看齊,甚至向優秀生發起沖鋒。在制定轉變方案時,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主要采用愛的方式來架起與他們溝通的橋梁,打開他們的心門,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后進生由“親其師”走向“信其道”。
如在我的班級中,有一名叫夏×的后進生,他不僅學習成績差,在課堂上也經常做些小動作,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正常秩序,我多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都未起到應有的效果。基于此,我制定了以愛轉變夏×的方案。在經過多次家訪之后,了解到夏×之所以成績差、不守紀律、喜歡玩網游主要是他的爸媽文化水平較低,又疏于對他的管理,在他犯錯時,動輒采取簡單粗暴的打罵等方式,久而久之,夏×由原來的乖孩子變成了“問題學生”。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及時找他談話,并召開了幾次班會,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效果不佳。夏×雖然不再違反紀律,但上課時依然存在著不認真聽講、愛做小動作的問題,此時,我讓他擔任體育委員,以此來培養他的責任感和進取心。三個月之后,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現在的他經常被眾多任課教師夸獎,這也是讓我感到特別欣慰的事情。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偏愛”后進生無可厚非,但不要忽視了對中等生和優秀生的關愛,如博愛中等生,嚴愛優秀生。教師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愛,使每個學生都徜徉在愛的懷抱里,以此來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誠如馬卡連柯所言,愛和教育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兩個方面,二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愛作為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不僅可以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還能彰顯一種神奇的力量,促使學生發生巨大的變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可將其運用其中,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生活方面。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困惑,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決定日后人生方向的高考,基于此,就需要班主任化身為他們的“父母”“朋友”,用愛的方式,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為其高效學習、快樂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二是思想方面。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在所難免,思想出現波動也很正常,此時班主任應主動走近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困惑,疏通癥結。三是學習方面。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此時,如果班主任只以學習成績這把標尺衡量學生,不利于他們的個性發展。此時,就需要班主任努力找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積極地引導他們,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高中生與小學生、初中生相比,雖然經歷了義務教育階段,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他們如同所有人一樣,在生活和學習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在面對這些錯誤時,教師應修煉一顆包容之心,以此來感化和溫暖學生,促使其積極改正。
縱觀現階段的高中班級管理,發現有一部分教師在學生犯錯時,習慣使用懲罰的方式,因為在他們看來不懲罰學生就不會長記性,下次依然會犯錯,到時候犯下大錯,再后悔已經無濟于事。對于這部分教師的觀點和做法我不贊同,因為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已經不提倡對學生實施罰的教育,尤其是不尊重學生的懲罰方式,不僅會對學生的心靈造成陰影,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反而起不到懲罰應有的功效。此時,不妨用心去愛他們,用愛去包容他們!這樣,教師也許只想摘取一片樹葉,但收獲的卻將是整個春天。
從某種程度上說,包容是愛的另外一種形式。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在同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運用愛和包容兩種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應引起教師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