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飛
摘 要:有機化學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是化學的重要分支。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對于專業課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專業知識的把握與運用打下堅實基礎。長期以來,由于化學相關專業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高,導致有機化學教學開展效果并不理想。根據教學經驗與體會,本文提出了多種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有機化學;教學方法;有效性;教學質量
有機化學是化學、化工、材料等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化學課程,為學生們從事專業課程學習提供了所必需的有機化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但是,由于有機化學的理論性與抽象性較其他學科更強,且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高校有機教學效率大大降低。所以在現階段,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有機化學教學研究的重點內容。
有機化學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基礎學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合成方法、反應機理及其變化規律。為提高有機化學的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積極性,本文主要提出了多種將有機化學學科特點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明確課程的教學要求和重要作用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有機化學,應明確該門課程結構多、性質多、反應多等特點。同時,該課程需要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較多,反應機制抽象且復雜,尤其是在理科有機化學教育中,這些問題更為突出。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宜采用以結構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具體表現在以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對化合物進行分類,理解其化學性質,熟悉其制備方法,并與醫藥知識進行緊密聯系。根據課程與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集中教學、討論式教學、以練帶學、網絡交流等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熱情,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能直觀的向學生呈現教學要求、重點及難點。由于有機化學各篇章涵蓋的知識多,信息量大,所以合理規劃學習內容,掌握這門課程的重點內容、了解課程的拓展內容與自學內容,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能直觀、形象的模擬有機化合物的空間結構。例如,雜化軌道、分子構象、R/S 構型、順反異構等,都能通過圖形、圖像、動畫等方式進行演示,加深學生對有機化合物立體知識的正確理解。多媒體技術能生動的模擬有機反應機理與過程。例如,鹵代烴取代中的“瓦爾登”翻轉、反應歷程等都能運用多媒體技術變靜態為動態,讓同學們在有效理解反應機制的同時,又提高對該方面的學習興趣,降低知識點難度。多媒體技術能與時俱進的增加教學信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多媒體課件,可將所學知識的新進展加入其中以彌補教材的不足,提高對生活常見問題的認識。例如,談及房屋裝修材料中的芳香烴的威脅,可培養學生環保與危機意識;醇類化合物的氧化性質與酒駕的檢測;偶氮苯類化合物與染料相聯系,從而進一步延伸到磺胺類藥物的發現及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引導式及討論式教學方法
工科專業的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如果僅通過純粹的授課,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討論式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前查閱資料,課上進行互動、交流及討論加深認識,課后復習及反思,總結強化記憶。例如,將立體化學的學習與臨床已有的化學藥物進行聯系,引入“手性藥物的結構與藥效”這一問題,通過討論學習,理解手性的概念、表示方式、不同手性物質的結構特點及應用差異等;又如酯類化合物的學習與地溝油的產生與組成進行聯系,認識地溝油的產生原因、組成與危害的同時,掌握油脂的組成、結構、性質等。
采用這種類型的討論式教學,既能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能力,又能加強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歸納總結能力。
四、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有機化學具有化合物結構多、性質多、反應多、機理多等特點,學習難度大。所以更需要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系統的掌握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
(一)分類法。如,按照官能團對自然界中有機物進行分類,將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機化合物分成十多種類型以及對不飽和烴進行分類,總結不同類型的結構性質差異等。
(二)比較法。如,親電反應與親核反應、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芳香性與非芳香性兩兩之間的比較;不同結構特點的鹵代烴發生取代反應的難易程度的比較;SN1 與SN2 反應機理的比較等。
(三)關聯法。如,官能團的聯系:烯烴可以氧化成醇、醇氧化成醛酮、醛氧化成羧酸,醇發生消除反應制備烯烴,烯烴與鹵化氫加成制備鹵代烴,鹵代烴水解制備醇等。通過歸納總結官能團之間相互轉換,既能理解不同官能團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又能將復雜的性質結構簡單化,進一步形成整體認識。
(四)歸納法。例如,歸納總結不同官能團與結構的特征性質進行化合物的鑒別;歸納總結典型試劑,如與高錳酸鉀、溴水等反應的有機化合物種類,易發生水解、氧化的有機化合物種類,有機化學反應中的各種平衡反應和立體專一反應等等。
通過歸納總結教學法,使得有機化學知識具有規律性、系統性,便于學生記憶、理解和知識拓展。在培養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及觸類旁通的能力。
五、針對習題采用問題解決式教學
在學習有機化學課程時,必要的練習是理解和掌握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練習主要分為課堂練習與課后練習兩種方式。其中,課堂練習需要授課教師根據授課章節、內容及重要知識點,設計合理的練習題目,讓同學們在課堂上活學活用,不但可以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還能對重點或難點知識有效理解和掌握。課后練習包括課后習題與階段測試,通過課后習題,讓同學們通過練習鞏固每次課的學習內容。通過階段測試,不但可以對知識點進一步復習鞏固,也可以將一章的知識點進行貫通聯系。通過反復練習來復習和鞏固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與制備等,可不斷查漏補缺,找出自己知識的盲點。這也是學好這門課程的必要過程。
六、靈活運用網絡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考慮到網絡信息化具有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的網絡教學方式提高有機化學的教學質量。如利用班級已有的QQ 群或微信群,將多媒體課件、討論問題、練習題、歸納總結等教學內容進行上傳,讓學生在上課之外的時間自主下載和學習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加入班級的QQ 群或微信群,通過這種平臺與學生互動交流,也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網上答疑。這種方法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新途徑,也是對有限的課程教學時間的一種有效互補。此外,在網絡平臺上,教師還可以與同學討論生活中與有機化學相關的專業問題和熱點問題。
綜上所述,基于專業有機化學教學特點,根據已有教學經驗與體會,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進行多方面探索,提有機化學的教學質量,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包河彬,晏華,向雪梅,等。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化學教育,2014,35(6):21-23。
[2]鮑崇高,張健,趙欣,等。郾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基礎課程教學質量[J]。中國大學教育,2017(3)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