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陸,葉 霞
(1.民勤縣蘇武鎮新河中學,甘肅 民勤;2.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民勤)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必須尋求新的出路,要打破傳統“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變墨守成規的“封閉式教學”為靈活多變的“開放式教學”,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那么,怎樣才能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導學案”教學,能夠讓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創造性思維。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便是“填鴨式的滿堂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領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與發展。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教學,就是當前課標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一種高效可行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下,必須要重新定位教學活動中的師生角色。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盡量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自由度與靈活度,真正做到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中來,由教師傳授知識向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方向過渡。
導學案的使用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且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增大課堂容量。教師應該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初中生的思維特點,抓住學生的發展空間,精心選擇例題,精心編制習題,整合成實用可行的導學案,同時在教學活動中合理運用導學案。課前讓學生結合導學案中對各個章節知識框架的構建自主學習,課堂上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合作探究的氛圍,密切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和互動情況,隨機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展示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而且可以享受獲取知識的喜悅,同時還能激發探索新知的欲望。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學生的練習,一味追求多做題,無限度地擴大練習的廣度與寬度,這樣做的結果無疑會讓題海淹沒學生的思維,從而限制學生的發展。而數學知識的涵蓋面極廣,即使是同一個分支內,也不可能舉出所有類型的題目來。所以,我們應該精選題例,然后啟發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嘗試用多種方法解答,從各種題型中發現規律、總結歸納,一題多解靈活變通比盲目多做題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例:兩個連續奇數的積是323,求出這兩個數?
方法一:設較小的奇數為x,另外一個就是x+2可得x(x+2)=323
解得:x1=17,x2=-19 所以,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
方法二:設較大的奇數x,則較小的奇數為323/x則有:x-323/x=2
解得:x1=19,x2=-17同樣可以得出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
方法三:設x為任意整數,則這兩個連續奇數分別為:2x-1,2x+1
(2x-1)(2x+1)=323 解得x1=9,x2=-9
2x1-1=17,2x1+1=19;2x2-1=-19,2x2+1=-17
所以,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
方法四:設兩個連續奇數為x-1,x+1 則有(x-1)(x+1)=323
x1=18,x2=-18;x1-1=17,x1+1=19;x2-1=-19,x2+1=-17
所以,這兩個奇數分別是:17、19,或者-17,-19。
通過練習,開闊了解題思路,加強了知識間的聯系,鞏固了基礎知識,同時又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應在深入研究教情、學情的基礎上,精心準備學案,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學空間、教學時間和所需要的學習資源。課堂上組織多種形式的討論活動,引領學生主動探究,自學鉆研,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獲得知識,在不斷地研究中逐步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同時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如:筆者在進行“用頻率估計概率”一課的教學時,在導學案中設計了拋擲圖釘的活動和相應的統計圖表,并在一體機上用Excel表格將學生統計的數據轉換成統計圖,將數據的變化趨勢清楚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拋擲次數與數據波動的關系。如此對學生進行開放性教學。開放的不僅僅是內容和形式,最終開放的是學生的頭腦,形成的必將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型人格。
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引領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一種顛覆與挑戰。翻轉課堂的終極目標是:高效學習,提升能力。課前,教師安排明確的預習任務由學生來完成,學生可以及時地將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老師,老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給予解決,這樣不僅保障了預習的質量,而且課堂上通過豐富的活動實踐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導學案教學突出“預習—活動—練習”的連貫性,學生在互動交流中解決了問題,掌握了知識,提升了能力,逐步培養了思考的習慣。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廣泛搜集教學資源,緊緊圍繞學情實際,充分利用課堂活動,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學生在參與探究、合作解疑的過程中,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內化,而且得到了能力的提升。筆者認為,導學案的實踐教學,能夠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領者,應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積極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機會和合作探究的平臺,切實做到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和歸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