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波
(廣東省興寧市齊昌中學,廣東 梅州)
師愛,顧名思義,它一般表現為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懷和信任,對于學生產生理解的心態,在相互信任的同時讓學生在自己的嚴格要求下成長,師愛對于班主任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它不僅是教育手段,更是班主任的必備工作事項,它體現了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也讓學生在班主任的師愛下更加茁壯成長,不斷地超越自己。
中學班主任作為班級學生管理的統籌者與組織者,與學生打交道的機會特別頻繁,而面對不同的學生班主任要學會尊重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成績好壞,而班主任還要盡可能在心靈上與學生溝通,只有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運用好師愛,展現自己的師愛,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關懷和信任,在面對班主任的表揚和批評時不會表現出不屑或者抗拒的心態。所以師愛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師愛可以大幅度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師愛也可以讓中學的教學質量得以進一步提高。
師愛,在班主任的實際工作開展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是結合了自己智慧的一種待人處世的方式,它有著班主任自己的廣博性和原則性,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激勵,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學生出現的心理狀況進行感化,并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讓學生愛戴和模仿,真正起到一個示范性作用。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而在學校中一些教師可能只注意到了成績表現這一塊,對于“壞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偏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師愛的作用,要將師愛更多地分配給“后進生”,并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舉個例子,如果班級上有一名學生生性好動、貪玩、學習成績差,但是喜歡畫畫,而且畫得很好,如果這位學生在英語課上畫畫,班主任可以當著全班的面夸他畫得很好,而且可以當班級的美術課代表,這往往會讓這名學生感到非常意外,受寵若驚,而且在英語課上畫畫這件事肯定也會讓學生感到內心羞愧,轉而專心學習,由于在所有學生面前表揚了他,所以他與其他同學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融洽,大家都愿意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
班主任的工作,首先便是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班級上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受教師所寵愛,正是由于這樣,造成了所謂的“優等生”身上的缺點被忽視,就算犯下了一些錯誤也會讓他們自己原諒自己,教師也容易偏袒他們,所以班主任對于這類學生,要發揮嚴愛的精神,讓“優等生”不再享受被寵愛的感覺,讓成績差的學生不會感到被區別對待,這樣整個班級的班風就會變得非常好,大家都會像兄弟姐妹般的去互相鼓舞、互相照顧。
班級中中等成績的學生往往是班級的一面鏡子,他們既不像“優等生”那么有優越感,又不會像“學困生”那樣自暴自棄,他們既希望教師重視他們,但是往往又害怕拋頭露面,班主任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用博愛來換取信任,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比如某一位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很喜歡唱歌,家里的父母又是音樂老師,這時候班主任就可以讓這位學生擔任班級的“藝術委員”,不管是在班級組織的活動上,還是學校年終或開學表演上都有這位學生的身影,中等生的特長得到了最好的發揮,也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最大的提高。
自信心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也是中學生未來走向大學、走向社會的必要心態,缺乏信心會讓一名學生沒有信念,隨風飄蕩,沒有動力。班主任可能會發現,在開學介紹的時候,很多學生往往沒有自信心,問起自己的特長時往往也是一概而過,低頭含蓄,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所以班主任要運用師愛來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比如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四個優點,每一個優點里面都有哪些故事,并告訴學生自己是最棒的,讓自信的幼苗在心中茁壯成長。
綜上所述,師愛在中學班主任的工作中特別重要,它需要用班主任的熱心換來學生的信任,用師愛不斷感化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在班主任的師愛中健康成長,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