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吟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第二中學,廣東 潮州)
在初中,開展德育工作,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學生的引導者,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德育。雖然大部分班主任都能意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但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卻不得其法,那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呢?筆者結合自身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從以下幾點進行了探析。
初中生年齡還小,還沒有很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欲,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經常與學生在一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初中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要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比如,在管理中,班主任要求學生不能遲到早退,那么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早早來到學校陪伴學生學習;班主任要求學生愛護公共衛生環境,班主任也要有公共環境意識,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隨地吐痰;班主任要求學生要愛綠、護綠、養綠,班主任自己也要愛護花草樹木,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養點花、種點草;班主任要求學生做人要正直、誠信,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公平、誠懇地對待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答應學生的事情也要做到;班主任要求學生團結同學,互幫互助,班主任自己也要團結同事,尊敬領導;班主任要求學生熱愛學習,班主任自己也要熱愛本職工作,對學生的教育孜孜不倦,對班級管理井井有條,爭當優秀班主任;班主任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有素養,班主任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多學習,提高個人魅力。初中學生模仿力極強,班主任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學生。
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直接影響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最主要的還是人的因素。如果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好,學生自然就愿意接受他的意見、建議,德育工作就會順利很多。班主任要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以情育人。
比如,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變化,班主任要及時關注,給予相應的心理健康指導,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以平等的心態尊重和理解學生,讓學生感到溫暖;初中生活力四射,班主任可以與班里喜歡運動的學生一起參加體育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融入學生的生活,增強與學生的親切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初中生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班主任要加強學生的勵志教育,在平時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名人勵志的故事,給學生精神力量。初中班主任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學生送去溫暖,以自己的行動感化學生,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達到亦師亦友的境界,構建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德育工作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道理要想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還得由學生親自去實踐。像政治課、團活動、日常行為管理規范等傳統的德育渠道,對于現在的學生已經不那么暢通了。初中班主任要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不斷激蕩學生的內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班主任可以組織一些集體比賽,像籃球賽、足球賽等,在比賽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班主任可以組織“安全小標兵”活動,讓學生在引導行人過馬路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交通公共秩序意識;班主任可以組織跳蚤市場,讓學生出售不用的東西,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資源整合的意識;班主任可以開展植樹活動,培養學生愛綠、護綠、養綠的精神;班主任可以讓學生組成幫扶小組,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做志愿活動,培養學生敬老愛老的美德;班主任可以組織“我的夢想”的演講活動,讓學生在慷慨激昂的演講中加強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當德育工作內化為行動的時候,能更見其成效。在實踐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要不斷引導,強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道德知識融入學生的靈魂深處。
總之,對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它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今后人生的發展有著長遠的意義。初中班主任要在平時的工作中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