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平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重點,隨著互聯網通信的高速發展,以ICT 產業驅動的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始逐步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已經陳舊。在互聯網云時代,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信息承載、輸出以及語文教學互動,都有巨大的優化空間。
【關鍵詞】教育教學;信息化;“三通兩平臺”;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實現四個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新突破、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機制新突破。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借助“三通兩平臺”,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備課、授課及課后鞏固與拓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一定收效,探索出一些“三通兩平臺”下教師新的授課模式。
一、“云”“端”對接,打造優質語文高效課堂
“云”,即“三通兩平臺”;“端”,即一線課堂。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在課堂,難點也在課堂。課堂教學環境創新是教學模式創新的前提條件,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第一步。因此,利用“云端組合”的優質高效模式,服務教學。這種模式是把“網上課堂”或“空中課堂”與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效融合。在“兩平臺”建設上,國家和省級網站都有大量的課堂實錄或上課短片,特別是我們前段時間舉行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每個教師都積極參加了網上曬課活動,并進行了優課評選活動,語文各科、各節在網上都可以找到全國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及其相關本節課的資料。每個省級資源平臺也有相應的“名師同步課堂”“觀摩課”等欄目,國家教育資源公共平臺也有課堂實錄等資料。這么豐富的優質資源可以作為“藍本”引領我們教師、學生學習,也可以利用它進行授課。在平時教學中,我備課的方法及教法很多都是借鑒省、市、縣各級基礎教育資源服務平臺上的“同步課堂”。
二、資源整合,為語文教學保駕護航
面對海量的教學資源,教師在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時,一定要充分依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環境條件和學習者的認知水平等,應當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以學生為中心,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環節要素,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一)摸清語文教材脈絡,資源合二為一
語文教材作為最基本的課程資源,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落實課程標準的參照性標桿,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源之前,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并結合新課程標準,了解本節課所涵蓋的知識點,有選擇性地選取網絡資源庫所涵蓋這些知識點的素材,合二為一,有針對性地選擇或多個資源進行整合。
(二)確立語文學習目標,提煉文本精華
學習目標的確立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為了達成學習目標,教師要學會用教材,包括可以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取舍教學內容。
(三)找準語文文本重難點,實施有效教學
有效地利用現代技術教育,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途徑。
(四)分析學生特征,確立語文教學策略
俗語云:“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師細細思考。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應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了解學生現有水平和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預設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學習障礙,將基本教學方法有機綜合,使其融匯一體、優化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五)瀏覽語文教學資源,創設教學過程
借助“三通兩平臺”或其他網上資源,選擇性地下載一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到自己教學專用的章、節文件夾中。有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還要有教師的后續整合。教師要根據上述環節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和細化,大到各個教學環節的先后順序,小到每個情境的創設,都要與本節課緊密結合,都要符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才可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六)注重教后反思,優化語文教學設計
教師要養成記錄教學反思的習慣,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媒體選擇是否得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如何在以后的教學中改進等。除此之外,相應的教學評價也尤為重要,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方式,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從而針對問題,優化教學設計。由于學科、課型、學生年齡及生活環境不同,教師所采用的授課模式還有好多。但不論怎樣,萬變不離其宗,作為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對象,對所選取的教學資源進行優中選優,設計出合理的教學過程,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同時在上課過程中也有注意師生的互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三通兩平臺”擁有廣泛而豐富的信息資源,語文教學因它而變得更生動、更直觀、更廣闊。它擁有的快捷而強大的網絡交流平臺,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必將促進教與學的變革。我們要充分發揮它的優勢,讓我們的教學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但我們也應該清晰地看到,教師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只有教師轉變觀念,積極開發和利用好“三通兩平臺”,創造性地將優質資源整合和優化,才能把“三通兩平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附 注
本文系2017 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初中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課題批準號:GS[2017]GHB16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