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強
【摘要】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實踐的一種考驗,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又面臨著新的挑戰。語文教學除了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還需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目前,在我國高中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效率較低下等眾多不足之處,. 為此研究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今后學生學習和教學實踐成績的增長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堂歷來是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重點及難點,如何能夠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也是教師教學期間所探討的熱點。隨著現階段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課堂,其中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路正在被人們所接受,如何能夠在此背景下,快速有效地探索出適合語文教學提升效率的有效方法,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綜合素質,是我們今后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我國高中語文教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仍然會以應試教育為前提并且將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其教育方式還是以“言傳身教”式的傳統教育方法進行教學實踐活動。語文作為我國基礎課程一直是教學探索過程中的難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的教師無法教、學生學不會的尷尬現狀著實令人擔憂。所以說在當今的語文教學體系下,在現行的語文教學觀念下,依靠原有的教學方式方法,我們都是無法通過現有的手段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素質進行有效提高。
雖然新課標的提出對于小學、初中階段的效果顯著,但是對于同等重要的高中階段收效甚微,高中的教學實踐以其獨特的教學環境和目的,并沒有使教學者和接受者達到理想的預期目標,還存在著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思想上對于語文教學的觀念偏差、陳舊和落后,如果使高中語文教改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就必須從思想上進行提升,把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進行思想認識上的提高。要進一步改變語文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脫節的不利局面,在教學過程中與社會生活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要進一步改變“學語文就是要考試”的狹隘的思想,不能夠讓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圍繞著應試做文章,而忽略了與其他學科一起進行協調,改變高中教育目的的單一性;要進一步脫離實際、照本宣科的形式主義,因為這樣持續的教學實踐活動會造成極其不利的教學和學習后果,例如教學形式僵死,缺乏時代活水,課堂氣氛沉悶,忽視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不足、參與意識差等。
現階段高中語文教育存在著盲目性和隨意性。也就是說,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于語文教育的界定不論是從思想主觀層面,還是客觀方式方法層面,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絕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在高中階段受升學考試視野狹窄,同時又因教學形式方法的單調而淺嘗輒止,學習的廣度與深度都遠遠達不到要求。學語文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局限于幾頁練習題,沒有課外閱讀習慣和練筆習慣,課堂學習消極被動,浮在知識的表層無法深入。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對策研究
語文學習不僅關乎學生的整體素質,還關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高中的語文教學如何能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研究現狀、解放思想,確立適合社會發展的、能夠指導自身運作的現代化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從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接受所學知識。
(一)嚴謹地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
每一個教學目標都有主次之分,我們通過每一堂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都是具體而論的,對于易懂的知識點我們可以設置簡要的教案,如果是大家都不容易理解或是難懂的,則可以著重地進行分析解讀,真正達到“授業解惑”的目的。同時在新課程中提出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應當通過具體的細化教學目標,針對重點問題進行講解。
(二)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確定
教學目標的確立決定著教學內容的取舍。教材本身不等同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定應該著眼于知識與能力這兩大因素。哪些知識是新出現的,哪些是再現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學習能力,哪些問題對于學習者是無效的;如何利用再現的知識和已有的能力分析新材料,從而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遷移,這也都是教學內容首要考慮的問題。能夠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明確所授知識點,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內容效率,這也是為了學生對于知識與能力能夠更好地掌握和吸收,使教學活動的盲目性大大降低。
(三)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在此過程中要對當天所授知識進行深入鉆研,明確重點難點,找好教材的切入點,創設好教學情景,以引發學生讀書、思考和訓練,以恰當的切入點進行課題引導,使學生能夠把精力放到重點、難點等知識點的學習上來,提高學生對課本的興趣程度;同時要提升學生思想,語言表達,答題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推薦學生閱讀精美讀物增加閱歷,結合社會實際生活創造各類條件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增加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此外,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總結解題困難的技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
三、結語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對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對基本的教學內容的要求外,還應該對課程的整體結構進行安排,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設想,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跟上教學活動的總體節奏,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概要。
參考文獻
[1]焦佩嬋. 基于學科特點的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J].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7(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