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國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廣,現階段的學校課程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自身潛能的挖掘和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而要充分挖掘學生們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就要充分重視初中數學課堂的生態化建設,讓學生們在一個生態化的數學知識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自身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態化課堂;教學實踐
生態化教學理念是一種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想構建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就要充分發揮作為課堂生態主體的學生在課堂參與過程中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思維活力,調動學生們的課堂情感,促進生態主體的活力迸發,實現數學課堂的整體性、動態平衡性和合作性建設,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們的全面健康發展。因此,構建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不僅是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也是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由之路。那么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構建一個生態化的數學課堂呢?下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創設生態情境,激發學生活力
情境是學生們展開知識學習活動的外部環境,也是學生們主觀能動性激發的外在條件。因此,要構建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我們不妨以情境教學的方法展開數學知識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在原生態的數學知識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潛力。
例如:在《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的方式促進生態化初中數學課堂的構建的。
首先,我問學生們:“根據你們所學的知識告訴我,什么是直線?”在從學生口中得到問題的答案之后。我又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是出示了“柏油馬路”“紗窗放大圖”等圖片,并問學生們:“你們認為兩條之間存在哪些位置關系?”“平行、垂直”學生們回答?!澳谴娌淮嬖诓淮怪币膊黄叫械那闆r呢?”我繼續問道?!按嬖凇睂W生一邊說,一邊用手勢比畫著試圖解釋清楚?!皩Φ模谕黄矫鎯冗@種不具備平行關系的兩條都是相交的,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形式?!蔽艺f。接著,我引導學生們畫出一組平行直線和一組相交直線,觀察它們的位置關系。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圖片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生活化的數學知識學習情境,喚醒了學生們沉睡的生活經驗,激活了學生們的生活情感,促進作為生態主體的學生的活力迸發,推動了生態化數學課堂的構建。
二、小組合作教學,營造互助氛圍
生態系統具備整體性和動態平衡性特點,在一個生態系統之中,各個生態主體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任何一個生態主體的消亡都會導致巨大的生態變化。因此,要想構建一個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我們也要推進初中數學課堂的整體性建設、形成合作互助的知識探究氛圍,達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各生態主體之間的動態平衡。
例如:在《感受可能性》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促進課堂生態主體之間的相互合作的。
首先,我將學生們分成了人數適宜的學習小組。然后,我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如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總結“隨機事件”“確定事件”的定義。
(1)太陽從東方升起。
(2)拋一枚硬幣,正面向上。
(3)天氣預報明天下雨。
(4)拋一枚骰子,點數是10。
(5)學校周末放假。
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初步感知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間的不同,達到了知識學習目標。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數學課堂的整體性建設,促進了生態化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形成。
三、建設開放課堂,豐富課堂實踐
一個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應該是一個開放化的數學課堂。因此,要想構建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就要在強化學生們的數學課堂參與的同時尊重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學定教、豐富學生們的數學課堂實踐,增加學生們的切身體驗體會。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條件》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組織課堂實踐的方式,促進生態化數學課堂的構建的。
首先,我讓學生們用剪刀和卡紙等工具制作一對全等三角形。然后,我讓學生們和同桌一起,觀察手中的全等三角形,以比一比、量一量、看一看等方式總結全等三角形應該滿足的條件。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有的以同桌互換一個三角形的方式通過找不同,得到了全等三角形應滿足的條件。有的以測量全等三角形的方式得到了三角形全等應滿足的條件。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組織課堂實踐活動的方式,促進了數學課堂的開放化建設,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聰明才智,促進了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實現了生態課堂構建目標。
總之,要構建生態化的初中數學課堂,就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課堂的情境化、合作化和開放化建設,促進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王菲.教育生態學視角下初中課堂管理研究[D].青島大學,2018.
[2]劉洪超.構建初中數學體驗式生態課堂理論與實踐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7(3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