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佳
摘 要:進入21世紀后,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高等教育也逐漸朝著終身教育、素質教育的方向不斷發展。與此同時,高校體育教學也逐漸由體質教育向終身體育、健康教育靠攏。在健康教育理念下,積極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高校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從健康教育理念就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健康教育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體育是高?;A課程之一,體育教學在大學生身體素質教育、意志品質培養上起著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以“健康第一”的思想為指導,要注重體育的健康內涵”。體育健康思想理念的提出,給高校體育教學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須要認真貫徹執行這一發展理念,在實踐中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為此,本文特意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和特點,指出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
一、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理念
當前,我國體育教學的主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健康教育和終身體育。高校要在保證和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上,不斷向健康教育、終身體育方向發展,以培養大學生健康的體育意識,終身體育觀。這就要求高校在體育教學中,改變過去那種只關注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學的教學思想,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理念,然后,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目標,兼顧社會需求、課程建設和學生發展三個方面,將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向逐漸由技能和知識教學轉移到“全面追求學生身心協調”的發展方向上。然后,在教學中,結合社會體育發展現狀和特點,重點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和認可。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高校要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同時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優化體育教學環境。
二、構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是健康教育的重點。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想增進學生的健康,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必須要打破傳統體育以技術、技能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體制,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自學、自我鍛煉意識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確切來說,構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的重點是:(一)在健康教育理念指導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發、設置更多的體育選修課,減少體育必修課,優化課程設置,允許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跨年級、跨專業選擇體育課,為學生體育興趣和個性發展提供條件。(二)保證體育活動課時,打造開放的體育教學環境,構建俱樂部教學模式,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群體協作式學習。(三)變“學”為教學的中心,結合學生專業特色,凸顯體育教學的專業性。
三、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法創新
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法改革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兩個重要方面。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重點是優化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教學內容,打破以技術為中心的教材體系,構建符合高校教學實際和學生發展需要的內容體系。這就要求高校加快教材技術結構改革,簡化體育技術教學的難度,重視體育基礎知識教學,同時擴大體育教學內容,將一些群眾體育項目、生活體育、休閑體育項目都引入到體育教學領域,兼顧體育的科學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然后,在體育教學中,廣大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利用體育游戲、體育舞蹈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同時采用啟發式、誘導式、多媒體教學手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營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體育教學氛圍。此外,高校體育教師還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關心學生,積極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經常性地帶領學生開展一些體育文化活動,以創建愉快體育教學環境,讓學生愛上體育。
四、改革體育教學考核與評價方法
體育教學評價,要與體育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體系相匹配。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需要建立一套以健康教育為中心的教學評價體系。這就需要高校做好以下幾點:首先,以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主,構建多維性體育教學評價機制。其次,變身體素質達標成績為主的考核標準為多為標準,將學生體育學習態度、表現、過程都納入教學評價范疇,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動態評價。再次,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定性與定量評價、過程與結果評價結合起來,拓寬評價視角,克服單一評價存在的缺陷。此外,注意評價主體的多樣性,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并做好評價結果展示和反饋,以發揮評價在學生積極性和興趣方面的正向功能。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是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的根本發展理念和指導思想。高校需要提高對健康教育的認識,然后結合學生實際,積極改革教學模式、內容和手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使體育真正服務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寶山,趙海軍.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9):112-113.
[2]熊紹華.健康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17(32):160.
[3]王博.基于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