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輝
摘 要:2018年初,《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發布。新課標正式提出英語“核心素養”的理念。在這一背景下,不禁反思:高中英語課堂如何才能培養“核心素養”呢?參與了“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這一課題,積極探索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有效途徑;新課標
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梅德明教授指出:“這個時代互聯共通,人類形成命運共同體。注重發展包括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在內的核心素養,形成全球勝任力,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從認知力走向勝任力,這是外語學習的時代要求。”高中英語課堂跟隨著時代的腳步,邁進了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新時期。
筆者嘗試對“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這一課題進行研究與實踐,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高中英語課堂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新課標背景下,深入學習核心素養
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正式發布。新課標對高中英語課程的性質進行重新定位。“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是高中階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文化課程。”新課標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重點”的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任務。
(一)以核心素養為本位,轉變教學觀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教師要以這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為本位,轉變教學觀念。正如梅德明教授所說:“老師們別把自己看作單純的教書匠,而應該要求自己從‘匠變成‘師。”首先是角色的轉變。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不是課堂的配角。其次是知識本位、高考功利的轉變。再次是教學方式的轉變。“滿堂灌”等老舊的教學方式不適應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以核心素養為本位,轉變學習觀
說到英語,人們習慣地認為就是背單詞,包括不少英語教師也是這種觀念。這種觀念與英語核心素養背道而馳。梅德明教授說:“如果把外語學習理解為知識的攝取、傳授,學到的只是一堆凌亂的、沒有結構化的、沒有任何使用場景的知識。”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就要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深度學習和建構學習。
二、探索高中英語課堂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
梅德明教授指出,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要以“主題”為引領、以“知識、技能”為翅膀、以學習“策略”保障,將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一)運用多種方式,培養英語語言能力素養
新課標背景下,要如何培養英語語言能力這一核心素養呢?
1.“學”和“用”并重。“培養語言能力需要注重‘學和‘用兩個方面。”“學”為了“用”,“用”才能更好地“學”。中國自古強調“學以致用”,“學”“用”融合,“學”“用”相長。“學”和“用”并重才能培養英語語言能力素養。
2.注重轉換交際能力。英語教師要創設純英語的交際環境,讓學生在這一語境中培養語言能力。
3.轉變學習方式。被動的學習方式無法真正地培養語言能力,因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迫在眉睫。首先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積極提倡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其次提倡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運用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等學習策略。再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形成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以問題為引領,培養英語文化品格素養
梅德明教授提出:“只有跟社會、文化、思維掛鉤的外語閱讀才有血有肉。”沒有一種閱讀能夠脫離文化。每一個文本都一定包含了語言對象國的文化傳統、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而對整個文本承載的文化的理解,尤其是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的理解,就是培養英語文化品格素養的重要途徑。
首先,教師可以從主題、語篇和文化知識著手,有針對性地在英語教學中培養文化品格。在實際教學中以問題為引領,多方面設計有趣的問題,幫助學生厘清語篇主題的價值取向和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其次,有意識地收集出一些有價值的文化內涵,如“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幫助學生關注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
(三)運用多種評價,培養英語思維品質素養
要培養英語思維品質素養,教師就應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正如梅德明教授所說:“核心素養是否落地,評價是關鍵。評價無處不在,包括作業點評、師生課堂互動、生生互動等,不能將評價窄化為考試。評價不是簡單的定論,而是過程、是診斷。”評價不能唯考試,可以有課中評價、課后評價、考試評價等多種方式。
教師應運用多種評價幫助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建構、辨識、評價、創新等思維方式,增強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提高思維品質。
(四)運用活動與網絡,培養英語學習能力素養
要培養英語學習能力,可以運用活動與網絡這兩個渠道。
1.創設真實的活動情境。新課標指出,要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促進核心素養的有效形成。活動是語言學習的本質特征。教師根據不同的主題及語篇特點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選擇合適的語言形式來表達、交流、評價。
2.充分利用網絡。互聯網、大數據、AI智能等生活環境下,英語的學習渠道變得極其豐富。教師應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英語,如手機AAP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學習平臺。
總之,隨著核心素養的理念進入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要積極探索培養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深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黃遠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必須轉變學習方式[J].英語學習,2015(11):7-10.
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17年開放課題“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批準號KC-2017056)的研究成果。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