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 要:數學是豐富學生抽象思維及邏輯能力的重要學科,在解決數學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自覺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積極發展學生的發展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獲取知識的綜合性能力。內容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主要探究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多樣化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并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重要任務。隨著素質教育在全國各地的推行和深入發展,它如同一縷溫暖的春風給全國教育帶來了新鮮的活力,注入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提供了與傳統教育極為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也給初中數學理論學習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性進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相關策略,消除長久以來因為解決方案單一而引發的數學實踐教育的效率滯后性,為教師更好地進行多樣化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現狀
初中數學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單一化,難以適應課程標準提出的方法多樣化要求。其中,多樣化是指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之后能夠細致地掌握所運用的解決方法并對問題透徹地理解和掌握,從而認識到不同解決方法的差異性。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綜合理解和評價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再度認識,這個過程本質是解決問題和方法多樣化的統一綜合構建。
二、影響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因素
1.基礎知識的記憶
對于學生而言,基礎知識積累程度不僅僅在于解決數學問題,還在于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解決數學問題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儲備相關基礎知識,也是學生面對問題產生多樣化解決方法的前提,需要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比如相關公式、數學計算口訣、數量關系以及數學定義定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記憶。
2.數學要素關系的理解
在數學階梯式教學過程中,包含了眾多要素,所以要求學生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多樣化的表征形勢,學會理解各大要素之間相互聯的方式與狀態,在多樣化的數學問題情境中,復雜的要素關系在初中數學問題方法多樣化中影響極為深刻。
3.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習過程中是兩大重要構成,教師要提高教學效率,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揮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鼓舞學生在解決問題當中大膽嘗試和運用該項學習技能進行解決數學問題。
三、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教學對策
1.構建學生知識體系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淺嘗輒止,不能滿足現有的學生對具體問題解決方法的掌握程度,還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嘗試與探索其他解決方案,構建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理論體系,從而促進學生能提高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思維發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創設情境踐行多種方式
教學情境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雖然數學教學的邏輯性強,但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該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注重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入手,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關于數學的痕跡;不僅在課堂上教授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還要啟發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對于多種數學問題予以解決。
對初中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并能自覺主動吸收各種數學問題,從“量”的積累上獲得質量的飛躍。新課標對學生如何學習數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思考與數學實踐的能力,全面構建初中生認知多樣化解決方案的認知結構體系。無論是現在還是今后的學習中,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不只是在數學教學中才能得到體現,會在其他科目中也能大放異彩。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與時俱進,扎實提高教學水平,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做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啟金.初中數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研究[J].考試周刊,2015(89).
[2]杜玉珍.淺談初中數學選擇題的常用解題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5(2).
[3]潘令智.淺談如何注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