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平
摘 要:閱讀教育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都處于重要位置,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閱讀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初中語文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并且就整個初中語閱讀習過程而言,閱讀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學生有關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不僅關系著學生語文成績水平,還與自身語文甚至文學素養的提升有關系。因此,分析研究了我國現階段語文實際教學課堂的現狀,揭示了我國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探討如何能夠進一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加文學教育思維的培養,并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措施以及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課堂,措施及建議,課堂構建
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推動新課程改革,并且重視教育的綜合發展,因此對于語文這門有重要影響的學科來講,想要大幅度提升教學質量,不僅要改進教學模式,還要從整個授課流程以及文學教育方面進行設計。由于當前我國相關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和側重于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所以更加要求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上。因為閱讀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培養中學生的優良品質。所以說,當教師在實際中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時應該更加重視學生閱讀思維的激活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學生文學綜合素養。
一、我國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有關閱讀教育的現狀
首先,我國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存在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的問題。我國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以講授知識為主,教師通常都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完成教學任務,完全忽視了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對文學知識的理解不夠,無法掌握文學的真正意義,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思維,無法及時掌握課堂上的授課知識,使得學習效率低下。新課程標準實施后,教學體制也相應發生了一些變化,教師就必須按照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已經對教學的內容以及方式進行了調整以及改進,但是這些改進措施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的學習興趣還遠遠不夠。現階段初中語文教育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無法全面理解以及掌握古詩詞,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這些情況使得初中語文教育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在新課標指導下,“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綜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課堂的措施及建議
如今初中語文閱讀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育的相關教學研究十分有必要,當我們對如何有效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具體實施策略之后,才能夠真正地使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的培養以及寫作水平有進一步地提升,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語言天賦,進一步讓學生的語文素養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首先,要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課堂,教師就應該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不要將學生的閱讀范圍局限于課本,要改掉之前總將閱讀范圍局限于課本以及課堂之上的教學方式,要將學生的閱讀范圍延伸到課堂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閱讀與生活相結合。比如說,可以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在家看電視的時候都看了哪些電視劇,對哪些人物比較感興趣,當學生談到最近正在播放的紅樓夢時,教師就可以誘導學生觀察賈寶玉或者林黛玉的性格,然后問學生電視劇中他們的說話神態、說話語氣以及講話的具體方式和我們平常生活時有沒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然后自然而言地引入到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閱讀當中來,由電視劇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還可以讓學生觀察比較電視劇與原著所描寫的人物之間的差別,讓他們評判一下演員的演技等,這一系列的措施都能夠調動孩子們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面以及閱讀深度。
另外,教師在進行閱讀教育時,要充分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理論性知識過多,初中語文教師過于注重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忽略了文學的趣味性,導致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感覺枯燥乏味,學習缺失主動以及積極性。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具體情景相結合,適當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文學素養,使學生體會到文學的價值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具有文學教育意義的電影,讓學生在多樣教學手段中驗證和掌握文學知識,調動學生學習文學知識的興趣。
想要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有效課堂,教師除了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以外,要針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特點來輔導學生進行合適的課外讀物的選擇,并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相關指導培訓,教會學生選擇適當地課外讀物,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最大化地從課外讀物中學習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培養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永忠.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課堂[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6):15-16.
[2]汪小燕.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