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寧
摘 要:預習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由活動空間,其是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自學習、自我認知新知識的過程,充分彰顯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尤為必要,文章作者重點探究了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不能將問題、疑點強加給學生,這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學生學習期間新舊認知結構出現矛盾沖突后產生的。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思維將得到展開,可以逐步塑造起良好的思維品質,也促進學生更好地應用數學,在課堂學習中形成相應的疑點和問題[1]。同時,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將更有針對性,從而真正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出來,實現了學習效率的提升,也達到了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
一、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的必要性
(一)提高預習興趣,可以使聽課獲得主動
學生只有進行了預習,才能在聽課效果上得到提升,如果課前學生沒有預習,不清楚學習內容,也不知道學習的重難點,那么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缺少了知識與心理準備,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就難以和教師思維保持同步,導致一知半解,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學生若在課前就做好了預習,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有效拉近與教材知識的距離。同時,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可以發現問題,在思考中找出重難點,這有利于今后的課堂學習,聽課將更加高效且有針對性,從而占據學習的主動地位。
(二)提高預習興趣,可以提高自學能力
預習需要學生獨立進行,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能夠將問題找出來,并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知識產生深刻印象,實現自學能力的提升。同時,學生在教師授課之前進行了獨立思考,對知識產生初步認識,在之后聽課的時候可以檢驗自身的理解正確與否。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學生將掌握更多有效的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能夠更加深入理解知識,在長期預習的過程中實現自學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預習興趣,可以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學生若缺乏興趣,在學習中將感覺枯燥無味,不能堅持。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預習時,學生求知欲將得到增強。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興趣將得到激發,不僅能夠逐步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也能夠有效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始終對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的現狀
從現階段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情況來看,很多學生還缺乏良好的預習習慣,他們普遍不愿意預習,興趣也不高,分析其原因可知,主要是小學師資質量不高,教學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與高標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程改革后感覺力不從心,一些教師沒有在教學方法上作出改進,至今仍然采取照本宣科的方法,導致教學方法不夠新穎、有趣,難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與追求新奇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不符。同時教材內容設計也很單一,不僅難以讓學生對教材提起興趣,還會令學生變得反感和排斥。
(二)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的原因
1.小學數學教學理念與年級特點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只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并將提高成績放在了教學工作的首位,沒有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顯得非常被動,既無法提升學習效率,也逐步喪失了學習信心,更不愿意進行預習。另外,學生每天都疲于應付作業,各科教師都為學生布置了很多作業,讓學生預習時間被占據,加之小學生有著愛玩的天性,在數學學習中很難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2.小學高年級所面臨的升學壓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承擔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學校管理者取消了他們的文藝活動,以免對小學高年級教學帶來影響。同時現在很多小學生都為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普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會在他們學習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導致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普遍將學習視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也將數學預習當成了一種學習任務,導致數學預習的效果難以得到提升。
3.小學高年級數學本身難度增大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難度有了很大的增加,從形到數、理論到實際,都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在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中,教師需要對以往的知識進行匯總,因此,難度和數量也有很大提升,尤其是對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更容易引起他們的畏懼心理,導致他們在數學預習上難以保持興趣。例如:在“分數四則運算”教學過程中,需要串聯以往所學的數學知識,這對學生知識點聯系能力要求較高,雖然一些學生可以舉一反三,但是大部分學生覺得難度很大,對分數四則運算的綜合運用存在較大難度。
三、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方法
(一)傳授預習方法,提高預習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材中,教師通常直接將預習內容告訴學生,沒有為學生傳授正確的預習方法,這樣學生在預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很難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面對預習會存在恐懼、陌生等感覺,長此以往,將失去預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也不會意識到預習的作用,難以解決學習數學時遇到的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會逐步降低。對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為學生傳授有效的預習方法,并在學生預習的時候加強指導,消除學生預習中出現的恐懼感與陌生感,逐步實現預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運算》前,教師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課前預習。立足于學生實際和課堂教學知識點,教師制定了三個步驟指導學生進行預習:第一,探究如何將一個長方形轉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第二,分析長方形轉變成平行四邊形后長、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兩者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性;第三,探究分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這一引導,學生預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運算》章節知識時更加具有目的性。通過對比分析、實際操作等方法,探究分析平行四邊形有關聯的形式。這種預習方法不僅在預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知識中卓有成效,而且可運用于三角形、正方形等重要圖形的知識預習中,教師還可以采用這種問題引導的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預習中。
(二)合理設置問題,提高預習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預習過程中,可通過激發學生求知欲來提高預習興趣[3]。教師根據教材知識和學生學情設置合理的問題,避免難度過大而打擊學生預習的積極性,進而導致學生對預習毫無興趣。面對教師設置的問題,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認真預習,尋求問題的答案,以此來實現預習的目的。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各項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鍛煉與提高。例如,教學《圓》之前,教師先設置幾個相關問題: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圓各個部分的名稱?圓各部分有怎樣的特點?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以有效提高,且在強烈求知欲指引下尋求相關問題答案。如果在預習過程中并未得到預期效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便會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學習效果更明顯,且有利于下一次預習的順利開展。
(三)巧妙布置預習作業,提高預習興趣
預習作業的布置是考查學生預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對學生而言,適當的預習作業可引起學生對預習的重視。如果布置十分繁雜的預習作業,反而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更別提預習興趣的提高。所以,如何巧妙布置預習作業是小學數學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章節中,教師可布置相應作業來安排學生開展預習活動。預習安排前,教師事先準備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圖紙,且圖紙硬度適中,可隨便折疊。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紙盒,然后測量每一條邊的長度,并標注在紙盒上,最后使用紅色彩筆為長方體涂顏色,用藍色彩筆給正方體涂上色。同時,要求學生觀察家中的哪些物體屬于長方體、正方體,將其記錄下來。最后,做一做練習題來鞏固預習知識。通過對課堂知識的認真預習,動手制作正方體、長方體紙盒,讓學生清楚認識到長方體、正方體特征,通過邊長的測量來區分長方體與正方體。
(四)給予展現預習成果的機會,提高預習興趣
據心理學理論得知,成就感可提高人的自信心,促使人們不斷前進[4]。學習上獲得的成就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預習帶來的成就感不僅表現在學生準確解答問題的時候,更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展現自我給予學生肯定評價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精心設置這一環節,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同時,支持鼓勵學生,使學生保持預習的積極性,以此來調動預習興趣。
例如,在《方程》章節中,學習的重點在于數的轉換,靈活設置未知數x來解答問題,學生預習難度較大,所以,預習前教師應先提醒學生,方程學習難度大,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預習中,然后肯定學生的預習。在布置預習作業時,教師還應另外編訂習題,課前要求學生進行解答。編訂的習題盡量不同于課本已有的習題。同時,盡量直接采用方程式的形式設置習題,例如編訂3x+5=11、4x-5=15等簡單的方程式,并板書在黑板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以正確的解題步驟進行解答。提名解答時,教師應注意提名的覆蓋率與隨機性??隙ㄅc表揚正確解答的學生,對于解答不完全的學生也應予以鼓勵,使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四、結語
小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位學生在學習上都做自己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實現學習上質的飛躍,從而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
參考文獻:
[1]陳建軍.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J].教書育人,2016(19):57.
[2]張道富.芻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7(71):87.
[3]張昊.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的方法探討[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0):107.
[4]彭鑫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