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效率的高低。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普遍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式形式化等問題,學生的閱讀興趣很低,直接造成教學有效性低,只有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夠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教學目標的設定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目標單一的問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要求學生總結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內容,這樣看似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種教學目標適用于任何教學階段,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導致學生隨便閱讀,閱讀效率很低。此外,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主要從網上隨意的找教案,這樣找來的教案與教學實際并不相符,生搬硬套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形式化
新課程改革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了合作學習、分組討論、探究學習等方式,但是卻并沒有與教學實際相結合,這使得很多教學模式只是走過場,并沒有實際意義,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如在學習冰花這篇文章時,教師要求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在課上進行討論談談對冰花的感受,最后由學生們親自動手畫冰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多種方式了解了冰花,但是課上的大部分時間用來認識冰花,學生對文章中的字詞、語句掌握的并不多,因此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提升。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要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時,要從三個方面即知識、情感、過程來設定教學目標。首先,要通讀全篇課文,通過查資料的方式學會文本中的生字生詞;其次,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根據作者描繪的場景進行想象,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最后,深入了解文章中描寫的幾件事,了解為什么有這么多人追悼魯迅伯父的去世,進而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式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在于能否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而正確的教學方式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其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要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閱讀方式要多樣化,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在學習黃果樹瀑布這篇課文時,在講課前筆者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黃果樹瀑布的視頻,學生們猶如親臨其境般感受到了課文中描述的景象,因此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的激發。這時教師再說大家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黃果樹瀑布呢?下面我們就開始閱讀課文吧,這時學生們都非常積極而又認真的閱讀課文,并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創造一種身真實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作者所要描述的風景,以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的通過一定的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基礎。如果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那么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都是無法投入到學習中,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多的鼓勵學生,創建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師在授課中要為學生們創造更多參與的機會,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使閱讀學習變得趣味化,同時教師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適當的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特別注意方法,以鼓勵、表揚的方式為主,少批評學生,以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留學生閱讀學習的熱情。
(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在于學生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師要通過文本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常用的閱讀方法,學會如何從文本中提煉重要的信息,以及閱讀文本的方法,這對于學生獨立完成閱讀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通過范本進行講解,使學生直觀的掌握閱讀方法,使自身的閱讀水平得到提高。如在學習青松這篇課文時,文中描寫了青松在大雪重壓下依然堅挺勁直,贊揚了青松的堅強品格。這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在學習中要使學生掌握托物言志的方法,作者將松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進行描寫,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看到了松的抗爭,作者表面寫松,實際是寫人,寫人寧折不彎、堅忍不拔的品質。在講解中要細致的分析文本,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思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文本的講解。提升閱讀有效性的關鍵還在于能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增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了解。本文根據筆者實踐教學經驗進行討論,如有不足,還望海涵。
參考文獻:
[1]高曉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中旬),2014,03:322.
[2]仇曉寅.試論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3,01: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