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林根
摘 要: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不是一個獨立的體系,它與企業集團管理模式、組織機構以及企業內外部環境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集團已經成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而財務管理處于企業集團管理中的關鍵地位,其財務管理體制模式以及影響因素也比一般單個企業要復雜得多。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36-0095-0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經濟組織由小變大,而財務管理系統是企業集團內部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管理模式和實施公司戰略的必要性,使得企業管理層必須要分析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系的特色和結構,構建適應企業集團發展變化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的。因此,研究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模式的類型和影響因素,探索出企業集團長遠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財務管理體制的內涵和目標
第一,財務管理體制的內涵。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體系中的重要部分,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在組織各項財務活動的過程中出現的方方面面的經濟利益關系,處理好財務關系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好各項財務責任、集權與分權的關系等。與此同時,企業還應當明確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并促使各方相互配合。當然,要處理好各種財務關系,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當企業將這些規則化為具體的規章制度并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時,財務管理體系也會隨之形成。財務管理體制是指公司的策劃、實施、控制、分析、及時糾正和調整的策略以及確定財務目標、規劃系統活動的方法和工具的相互關聯的、科學的復合物。由此可見,財務管理體制的本質就在于合理分配企業的財權和各項財務資源并將其制度化,同時正確處理好企業各方的經濟利益。
第二,財務管理體制的目標。企業建立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的根本目標在于,要能夠妥善處理企業內部各層級、部門及員工之間的財務關系,由此進一步實現企業各方責任、權利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從而促進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以及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展,公司內部的層級與部門劃分也會更加細致復雜,因而協調好企業內部各方的財務關系對實現企業財務目標以及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的常見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意味著集團公司幾乎將自己的財務決策權全部包括在內,并對其成員公司采取嚴格控制、統一核算、集中管理的方式。其優點在于其統一性,有利于母公司履行財務管理職能,使得企業集團與其下屬單位的財務目標保持一致。可以防止企業規模擴張導致財務管理失控,降低資金管理成本,降低財務風險。其缺點也顯而易見,一方面,企業集團往往規模較大,與其有關聯的企業或資金來往合作的公司也眾多。另一方面,如果全部經營項目都要母公司進行決策和分配,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人為地處理極易導致個人主義盛行,工作效率也必然隨之下降,一旦高級管理決策者發生決策失誤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第二,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主要是指母公司不干預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子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的財務管理權,僅對一些重大的財務事項做出決策和操作。分權跟集權的優點和缺點恰恰相反,其優點:由于事先不需要事無巨細都向母公司報告,能夠對市場的變化靈敏地做出反應,及時制定出應對方案,更有利于適應市場需求,抓住商業機會。其缺點其實也正是集權的優點:由于權力下放,難以集中監管導致有些下屬單位各自為政,不聽取母公司的管理意見,導致重大決策失誤。不利于集團公司決策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增加財務負擔,增加行政管理成本。成員企業各司其職,成員之間沒有及時溝通不了解對方的想法,不利于合作,很難團結一致集中精力去提高公司業績,更不用說保證集團整體的利益。
第三,混合型財務管理體制。大量實踐證明,一般情況下,極端的集權和分權在現代社會是行不通的。混合型財務管理體制是將集權和分權兩者進行一個折中,發揚前兩種體制所長,避其所短,是一種自下而上多層次且目前被廣泛應用的財務管理體制。在這種財務體制下,母公司掌握著企業集團重大項目的經營權和決策權,子公司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和經營環境擁有部分財務決策權跟經營權。但是,子公司需要事先向母公司匯報重大事項的發展過程。其優點在于:此模式不僅可以發揮集團的財務調節作用,還可以激發子公司成員的工作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實現企業集團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又能最大限度地克服過度集中或者分散化導致的管理缺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其缺點包括:集權和分權之間的平衡點通常難以為企業集團所掌握,往往導致企業集團需要長期管理,時間一長產生的相關管理成本就會過高。
綜上所述,各種財務管理體制都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不管哪一種財務管理體制模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很難做到十全十美,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將不可避免地隨著企業集團的時代和環境發展的情況而變化。
三、影響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的因素
企業集團在選擇構建財務管理體制過程中,它一般會受到許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現在具體分析如下:
(一)宏觀財務環境
1.集團經濟環境。每個企業的產生都和一定的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的特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經濟體制下,我國的企業集團的經濟模式主要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應該說更能提高經營決策和財務管理效率。與此同時,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也受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因為當經濟發展處于繁榮時期,市場需求旺盛,企業為了擴大發展需要增加投資,這樣企業就要考慮財務管理模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動。在一定時期,政府為了協調經濟發展,往往通過經濟手段比如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對市場提出一些具體的強制要求和規范。因此,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也要及時根據政策措施做出相應的調整,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2.企業戰略。企業發展戰略是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對企業全局和長遠發展方向的重大選擇、規劃及戰略。正確的企業戰略可以指引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方向,明確其發展的目標,確定發展重點。這種戰略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從而實現企業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公司需要采取哪一種財務管理模式必須由其當前規劃的發展戰略來決定,若母子公司經營業務較少,品種較單一,企業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統一集中管理,則傾向于選擇集權型模式;反之,母子公司經營種類繁多,涉及眾多行業與領域,為了減少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則應傾向于分權型模式。因此,企業集團的母子公司是通過其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差異來選擇財務管理體制模式的。
(二)微觀財務環境
1.企業集團組織形式。企業建立什么樣的財務管理制度主要取決于企業的組織形式。所以,了解公企業集團的組織形式,有助于確立其科學、適合的財務管理體制,促進公司財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二者之間不但各自是獨立的個體,它們也是相互依存的,不管集團屬于哪一種組織形式,都應選擇與其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模式。所以,財務管理體制的選擇受到企業集團組織形式極大影響。
2.企業集團規模。企業集團規模也同樣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這是因為企業集團的領導者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度的。當一個企業集團規模較小時,經營業務較單一,其下屬單位數量少,組織內部權責關系較明確,高級主管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統一管理,所以企業多采用集權型管理模式。而反之,當企業集團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時,擁有較多的子公司和關聯企業,涉及的經營業務種類繁多,組織內部關系也變得復雜,高級管理層的能力和精力無法勝任,如果財務管理模式沒有相應地進行調整和變動,將會影響企業后期的發展,降低管理效率。所以,企業集團則會普遍采用集中管理,分權化作為輔助的管理模式。
3.企業集團文化。企業文化對企業集團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包括財務管理活動。每個企業的文化發展千差萬別,因此,企業集團在選擇財務管理體制模式時也要對其企業文化有所考量。如果一個企業集團的企業環境相對寬松、比較注重人性化、善于傾聽來自不同階層員工的意見,則其管理自然傾向于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反之,如果一個環境封閉的、高度分層的企業集團,其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將不可避免地趨于集權型,表明其權力和威嚴不容置疑。因此,企業文化具有導向、凝聚和激勵等作用。
4.企業集團發展階段。每個企業集團都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到衰退重生的生命周期過程。企業在其生命周期的每個發展階段都要根據其經營目標和管理模式不斷地調整和發展,其財務管理體制也會隨不同發展階段呈現不同的特點。在其業務發展的早期階段,母公司需要對其下屬的子公司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此時采取集權型的財務管理體制;在企業集團的發展壯大階段,母公司就要將一部分的經營業務管理權和決策權下放給子公司,子公司在處理一些事項時無須母公司來進行決策分析,這時集權度開始降低;而當企業集團發展至繁榮成熟階段,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運轉比較靈活、便捷,經濟規模效益達到最大,財務管理體制為獲得更大的靈活性,會選擇分權型的財務管理體制;當企業開始有了衰退的跡象,企業集團不能再一味地追求利益而不顧集團本身的實際資金情況,應該開始追求穩定的收益,財務體制開始出現僵持的狀況,因此財務管理體制也應該根據企業此時的狀態來進行相應的變革。
5.領導風格。企業集團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往往也是確定企業管理模式是集權還是分權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有些領導對于企業集團的方方面面都要親自過問,事無巨細都要經過自己的審批才能執行,那么這種領導風格就決定了集權制的企業管理體制;相反,有些企業集團的領導則認為:只有放權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認為應用人不疑,對下屬給予足夠的信任,認為日常一般性事務可以由下屬決定,企業的最高領導只負責企業的宏觀發展方向和重大事項的決策,這樣的領導風格則容易形成分權制的企業管理體制。
總之,財務管理體制不能獨立地存在,它主要依存于企業的組織結構,并且受企業內外部各項因素的綜合影響。在這些集團企業的經濟活動中,我們應當及時關注企業內外部各因素的發展與變化,評估其產生的經濟后果,選擇適合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最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