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昉宸 羅妍 劉妍姝 李麗敏 何立峰 馮燕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呈快速發展的趨勢,對傳統的銀行理財產生了不小的沖擊和影響。文章針對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和傳統銀行理財之間的區別,從收益性、理財風險、認購途徑和方式、理財門檻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由于寶寶產品是傳統銀行借鑒互聯網金融的成功經驗推出的新型理財產品,因此文章將會著重分析傳統銀行的寶寶產品的特點,給理財人員提供具體地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銀行理財;特點;比較探究
如今,在理財用戶中比較受歡迎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有阿里余額寶、P2P網貸平臺、百度理財、微信理財、京東小金庫、蘇寧“零錢包”等。自從阿里推出余額寶之后,互聯網金融和P2P如雨后春筍般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這對傳統銀行的理財業務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筆者將會從發展現狀和產品特點兩方面對比分析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和傳統銀行理財的差別。
一、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與傳統銀行理財發展現狀的比較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優勢、結合大數據和云服務,實現資金融通、滿足網絡用戶需求的新型金融模式。目前的互聯網金融主要朝網絡融資方向、網絡支付平臺、和網絡融資渠道三方面發展。在新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微信和支付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是前期互聯網金融的經典示范,而當前的互聯網金融已經漸漸形成了線上和線下共同推廣的模式。微信及支付寶掃碼支付方式已經逐漸覆蓋商場、超市、小攤販等經營場所。由于這種支付具有快速便捷又安全的特點,用戶更傾向于這樣的支付方式,這對傳統銀行的POS機支付方式產生了不小的沖擊。除此之外,P2P網貸平臺借助互聯網平臺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具有收益高、靈活性強的優點。盡管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秩序還有待完善,但是網貸平臺已經給傳統銀行的信貸業務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比如阿里推出余額寶之后,用戶群迅速擴大,產品類型也在不斷的增加。近年來,在宏觀經濟方面我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投資勁頭不足,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受之影響也出現下降的趨勢。但是由于這些理財產品具有整合資源能力強、靈活度高的特點,即使面臨一些問題也能在互聯網的依托下得到健康的發展。對比互聯網金融產品,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具備更深厚的積累能力,2005年銀監會開始實施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2014年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就突破了19萬種,理財產品的收益是銀行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與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特點的比較
(一)理財門檻的比較分析
目前余額寶在大眾的熟悉度之中相對較高,理財門檻低,很受年輕人的青睞,而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較高,讓許多想理財的人望而卻步。綜合互聯網金融的理財產品來看,零門檻能夠吸引大量的用戶。但是在傳統的銀行理財中,除了一些收益低的產品之外,一般的產品不會接受散戶的購買且金額相對余額寶來說很高。但是對比互聯網金融的理財產品,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在種類及市場的細化方面更具有優勢。
(二)資金靈活度比較分析
受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理財產品收益率降低的影響,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需要考慮理財的靈活度和變現能力這兩個因素。對比互聯網金融產品和傳統理財產品的變現能力和靈活度,互聯網的理財產品要遠遠超過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ヂ摼W金融中的大部分理財產品在理財初期都可以在24小時之后得到贖回,但是理財產品日益增多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些理財產品存在資金墊付困難的問題。余額寶通過考慮成本控制的問題,規定只能在“T+0”或“T+1”之后才能贖回資金,而且在這贖回期間只能轉入支付寶賬戶或消費時使用,不能轉入銀行卡當中。因為這種方式給予了普通用戶很多的便捷,比銀行儲蓄更加方便、快捷,所以余額寶在推行之初就吸納了一大批的用戶。然而對比互聯網金融,傳統銀行明顯不具備如此的優勢,理財產品大多是封閉式的,大部分用戶為了獲得收益大都采取定期存取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規定只有到期才能贖回資金,靈活性明顯不及互聯網產品。如果采取存活期的方式,得到的收益微乎其微,因而銀行的理財產品不能同時兼顧靈活性和收益性。
(三)認購方式的比較
互聯網金融的理財產品一般采用網絡簽購的模式進行交易,用戶申請簽購可以采用手機APP或個人電腦的途徑,進行申購之后可以每天隨時查看當前的收益情況,這個優點對吸引大量的用戶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網絡金融產品比傳統銀行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產品設計人性化,操作簡單易懂,入門門檻低。除此之外,網絡金融產品結合社交軟件將理財的趣味性充分地展現了出來。例如,微信理財通的用戶可以在微信聊天的同時實現理財收益。通過收益PK這一方式來增加用戶十分具有吸引力和親和力。在傳統銀行中,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本人到銀行柜臺辦理簽約認購,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銀行官方網站自主認購,但簽約程序比互聯網金融產品要更加復雜、繁瑣。例如,認購農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需要通過風險評估、選擇產品等多個步驟才能實現,單是簽約就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對比傳統銀行,網絡理財產品的簽約明顯更加簡單快捷,只需要在APP或PC上進行幾步操作就可實現開通及購買。除此之外,用戶不能在銀行實時了解當天的收益情況,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理財產品可以實現這一點。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因其簽約的規范性相對更加安全,這一點備受年長人群及大客戶的青睞。
(四)收益比較
新型互聯網金融的理財產品在初期推行時運作環境良好,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超過了很多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高收益率為初期收納客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盡管以阿里余額寶為代表的網絡理財產品具有高收益這一強大優勢,但是同期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在收益方面也不低。對比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和網絡理財產品二者之間的收益,兩者之間各具優點、不分上下。大多數網絡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采用七天年收益率的計算方式,這給用戶留下很高的印象。
(五)資金風險性比較
阿里的余額寶依托于天弘基金,里面的基金大部分用于高信用的債券投資或是銀行之間的短期協議的存款,這兩部分的資金投入量占投放總量的比重很大,占到90%以上。這使得余額寶的資金風險很小,甚至低于銀行保本型的理財產品的風險。但是,盡管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多樣,風險等級也各有不同,但是這并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的就沒有風險。我們必須始終記住只要投資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投資時要進行合理的風險評估。
三、分析互聯網理財模式下的銀行寶寶類產品
近幾年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層出不從,快速發展,給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帶來不小的壓力。傳統銀行業也借鑒互聯網理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比如銀行的寶寶類產品,主要為了解決理財門檻低和資金流動性不強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中信銀行薪金寶、工行現金快錢等產品。中信銀行薪金寶產品的管理模式和余額寶的管理模式有類似的地方,它和華夏的薪金寶相結合,投資無需門檻且資金取款、轉賬不需贖回,也可以通過ATM機取現進行消費。這款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大大超過了同期的網絡理財產品。工行現金快錢在幾次改善之后也變得快捷、便利,可以對接微信和手機端口,隨時都可以將資金贖回或提現,不超過24小時就可到賬。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銀行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網絡理財產品,銀行借鑒網絡理財產品的成功經驗并加以創新,除此之外,銀行具有大量的資金儲備和廣大的客戶群。從長遠來看,客戶的閑散資金將會漸漸流入銀行。但是,很多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很大程度上都是針對產量的流動性缺點進行改進,大部分是銀行原來的客戶。所以在認購知名度等方面離余額寶等網絡理財產品還有一段距離。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型互聯網產品的出現和發展推動了銀行理財業務的改革和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眾對互聯網的認同感會不斷加深。傳統銀行應該與時俱進,借鑒互聯網金融的成功經驗,推陳出新,大力創新理財業務,拓展網絡金融業務,從而促進銀行健康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旭陽.銀行理財產品的未來[J].中國金融,2013(14).
[2]姚國章,趙剛.互聯網金融及其風險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2).
[3]楊琦.互聯網金融 理財產品的創新優勢及發展探究[J].金融與經濟,2015(05).
(作者單位: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