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冠俠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2015年11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服務與指導,調動行業、企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力度。絕大部分高職院校主要依托學生工作、團學活動及就業指導工作,開展以職業規劃、創業講座、相關競賽活動為主的創新創業教育,缺乏系統性和目標性[1]。因此,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內容、從教育理念到人才培養目標、從人才培養方案到創新課程體系,全方位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對高職院校來說,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甘肅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建設、創新創業教學改革、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建設等,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指導服務體系,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全省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2016年,甘肅省教育廳加大了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指導與支持力度,組織評選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50項,對10項重點項目每項給予4萬元的研究經費支持,對40項一般項目每項給予2萬元的研究經費支持;組織評建了創新創業教育慕課10門,每門給予20萬元建設經費資助;組織評選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名師10人,每人給予3萬元獎勵;組織評選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團隊5個,每個團隊給予10萬元建設經費支持;組織評選了創新創業教育試點改革專業10個,每個專業給予10萬元建設經費資助。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甘肅省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建成了一批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落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麥可思研究院《2017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的調查數據表明,2016年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比例為3.9%,與2012年相比提升了1個百分點。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部分高職院校仍然堅持以崗位勝任力培養為核心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理念,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不夠。
(2)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具有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高職院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絕大部分是專業課教師,他們具有深厚的專業背景,但對創新創業教育涉獵較少。由于缺乏系統的培訓與知識儲備,加之缺少成功的創業經驗,教師對創新創業的理念、內容和方法理解不深,使得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2]。
(3)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有待完善。據調查,甘肅省大部分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服務于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并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如創新創業大講堂、創新創業大賽等進行輔助教育,但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與層次性,包含創業知識、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與品質、創業能力等模塊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仍需完善。
(4)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度不夠。多年來,高職教育一直強調專業技能訓練,創新創業教育意識淡薄,在進行專業教育過程中未能有效融入創新創業元素,拓展學生職業發展空間,提升崗位工作能力。同時,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學生未能很好地發揮專業技能,無法結合自身專業背景有的放矢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經過多年的發展,高職教育已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養了大量生產一線急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技能的熟練掌握為核心,注重操作能力培養,注重實踐教學與實際工作需求的對接,使專業教育更加貼近生產實際。理論知識講授以夠用為度,具有較強的針對性[3]。這雖然使學生操作能力得到了強化,但基礎知識不扎實,缺乏持續發展的后勁,缺乏把握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能力,缺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任務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實踐活動,促進理論知識向專業能力轉化,使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具備開創性和個性,具有首創和冒險精神,具有技術創新、團隊協作、創辦企業及運營管理能力,旨在將學生培養成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專業教育主要依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對口崗位需求,體現“細、窄、專”特點,重點強調實踐能力的針對性培養,要求學生畢業后快速上崗,適應崗位工作需求[4]。創新創業教育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要求學生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不難發現,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基礎,創新創業教育是專業教育的向導,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既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專業教育的改革目標。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社會需要越來越多具有跨專業、跨學科、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技術技能突出的生產、管理、建設一線高級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人才培養定位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業就業需求緊密對接[5]。由此,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以專業教育為主渠道大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與技能,使高職畢業生不但能適應職業崗位的需求,而且能對產業的轉型升級及崗位的變遷等具有較強適應性。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使得培養出的學生能夠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運用自我探究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創造性資源整合能力推動職業發展。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化模式,即通過設置創新創業專業學位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完全融合;二是嵌入式融合模式,即把創新創業教育嵌入專業教育,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目標[6]。后者是在給學生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依靠創新創業項目,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促成知識向能力的轉化,使學生學會思考、觀察、推理、辨析,提升創新能力和思維水平,從而完成對學生生存能力、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的一站式培養。
近年來,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到課程體系的優化,從教學方法改革到創新平臺搭建,學院在機構、人員、經費和場地等方面大力支持,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嵌入專業教學中,在人才培養體系、課程內容、實踐環節和載體活動的創新,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平臺搭建,創新創業激勵政策制定等方面,積極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獲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制定了《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建立了院、系兩級創新創業管理機構;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納入教學管理體系和日常管理,從課程建設、結課考試、成果認定、學分認定、學籍管理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各系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工作小組,由系主任擔任組長,具體負責本系項目實施細則的制定。
學院基于“創新創業+專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遵循強基礎、重技能、深度融合的專業教學原則,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完善。對于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構建了由普及性創新創業課程、商業技能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性創新創業課程等組成的多層次、課內外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強調創新創業教育全程、不間斷地融入專業教學中。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為例,一年級開設創新創業基礎、準職業人導向訓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創新創業認知模塊課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創業意識;二年級設置創新創業素質養成模塊課程,包括職業定位和發展、創業項目選擇與管理、創業融資分析等,將創新創業知識傳授給學生;三年級設置創新創業實踐模塊課程,以創新創業項目設計為主,開展創新創業實踐。
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過程中,鼓勵專業課教師采用“做中學”模式,通過短期停課實訓、專業認知實習、頂崗實習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深度融合。專業課教師不斷收集行業創新創業成功案例,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專業學習與創業的關系以及創業所需的能力和素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創業觀,增強創新創業意識。
學院積極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依托企業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師資、技術、平臺優勢,組織學生建立虛擬公司,結合自己的專業方向成立不同的創新創業興趣小組,在“做中學、學中做”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創業方法,培養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達到學生在學習專業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創新創業思維熏陶的目的。
學院開設了創新創業實踐必修課程,構建課內外相結合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現有指導教師22人,其中11人有高級職業指導師資格證書,5人有創業指導師資格證書,可以隨時為學生解決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甘肅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帶動與示范作用,學院為各類項目設計活動載體[7],具體如下。
(1)創新訓練類項目。要求學生自主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實施計劃、方案設計、報告撰寫、成果展示與交流等工作。
(2)創業訓練類項目。要求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依據項目需求進行角色扮演,完成商業計劃書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虛擬運營、經營分析報告等工作,達到培養創業能力的目的。
(3)創業實踐類項目。依據前期的創新創業訓練成果,結合市場分析與需求,選擇具有良好前景的創新性產品或服務,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為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學院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創新創業計劃大賽,發掘“種子”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委派專業教師及創新創業導師根據項目和學生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與指導。優質項目入駐校內孵化基地,開展孵化實踐,通過校內小市場進行項目的初步檢驗[8]。孵化成熟的項目由創業團隊注冊公司,并進入市場獨立經營。
針對高職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問題,學院制定了《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與《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與獎勵暫行辦法》等,明確了創新創業課程必修學分及競賽獎勵辦法,成立了創新創業專業社團,設立了創新創業扶持基金,實現了學生創新創業基礎有課程、實訓有項目、活動有社團、成果有扶持與獎勵,形成了有效的激勵機制。
學院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過程中,突出學生能力培養,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不斷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建立了融通識課程、專題教育、專業教學和技能訓練4類課程于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2015年以來,學院在省級以上創新創業競賽中屢獲佳績,多次在甘肅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有所斬獲。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先后獲得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首屆“絲綢之路”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2016年8月,“走萬里絲綢路品隴上十三寶”項目獲2016年“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特等獎(全國高職院校共評選特等獎29名),“互聯網+智慧社區”項目獲二等獎。
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在專業素質教育中充分融入創新創業思想,研究、探索如何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專業教育全過程,推進專業建設內容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這既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專業教育的改革目標。本文從人才培養體系、課程內容、實踐環節和載體活動的創新,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平臺搭建,創新創業激勵政策制定等方面,探討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嵌入專業教育,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沈逸.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再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2016,38(3):65-68.
[2]李曉靜,張沛鵬.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6(5):82-86.
[3]徐暢.創新創業素質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融合路徑[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2):20-22.
[4]邵月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76-79.
[5]鎖冠俠.高職教育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探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5):14-17.
[6]易玄,申丹琳.我國大學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2):68-71.
[7]朱克敵,張小輝,王靜.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改革頂層設計實施框架的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16,12(2):238-242.
[8]徐曉輝,蘭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6):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