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平,段靜雨,么煥開,李 巖
(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藥用植物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應用植物學相關知識和方法,研究具有治療、預防疾病及保健功能的藥用植物的一門學科。課程內容包括植物的器官形態、藥用植物的分類、植物的顯微結構。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可以掌握藥用植物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有關專業課程,從事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礎。本課程實踐性較強,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系統學習基本理論知識基礎上,重視實踐,多觀察野生或栽培植物,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此外,本課程與藥學類專業后期開設的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資源學等課程密切相關,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識點零散,實踐性強,很多學生對課程內容掌握不全面,進行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在學習藥用植物學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專業課程,具備一定的學科基礎,所以學習難度相對較低,關鍵是提高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LBL教學法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但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學為主,注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習方法的獲得,但耗時較多,而且理論講解缺乏系統性、邏輯性。因此,筆者對LBL+PBL教學法在藥用植物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1,2]。
授課教師通過集體學習、討論,加深對PBL教學法的認識。授課教師只有深刻理解PBL教學法的內涵,才能在課堂講授時靈活運用。PBL教學法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學生通過分析問題、制訂解決問題的策略、根據反饋調整策略等環節,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要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必須進行合作,在共同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團隊精神。PBL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完全不同,需要教師進行討論和學習,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重新確定自身角色。
為順利實施LBL+PBL教學法,教師要進行集體備課,明確藥用植物學的教學要求,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確定哪些內容需要進行PBL教學,哪些內容需要進行LBL教學。針對PBL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較為復雜、難度適中、貼近生活的實例,要求學生就相關內容展開討論、調查、分析。教師給予宏觀指導,實時評估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適當鼓勵、支持學生。
藥用植物學實踐性強,通過多媒體資源與實物相結合方式,列舉一些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中藥,提問造成這類現象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大青葉有很多不同的入藥植物,但《中國藥典》明確規定本品為十字花科菘藍的地上干燥部分。另外人參在很多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但是基源植物都是同一種。教師結合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這些現象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其根據任務分工協作,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資料,如查閱文獻數據庫、登錄相關植物研究機構的官網、閱讀相關參考書籍等,并通過分析、討論進行文獻資料匯總,得出正確的答案。
在學生分析問題過程中,教師密切關注每組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給予引導啟發,提示思考問題的方法。小組交流能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強化集體榮譽感,增強團隊協作能力,達到集思廣益和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思考問題能力,還使其了解了科學研究思路。
評價反饋是PBL教學的最后環節。教師針對一些關鍵知識點和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評,起到糾正錯誤、歸納總結的作用,有效避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出現類似的問題。通過PBL教學,學生真正掌握了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藥用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應在改革理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增加實驗教學和野外實習學時。我們充分利用本校藥用植物園,發揮其“第二課堂”的作用,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植物、認識植物。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較為抽象,而實地考察又無法在實驗室完成,藥用植物園的作用便得以凸顯。科學合理地利用藥用植物園相關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鞏固學習成果。
PBL教學法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將學習與任務或問題掛鉤,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分工協作,培養創新思維,并引導其對學習內容和過程進行反思。PBL教學法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發現并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將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并對所學知識的實用性有了更好的領悟。但由于學時有限,藥用植物學教學中不能完全應用PBL教學法,尤其是基本理論部分需要采用LBL教學法,以保證知識傳授的系統性[3]。本教研室下一步的任務是通過集體備課,認真設計LBL+PBL教學流程,撰寫課程教案,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為其他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忠永,邱會芬,董大群.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在皮膚性病學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臨床醫學工程,2012,12(19):2266-2267.
[2]謝彩俠,祝俠麗,白雁,等.LBL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7):144-146.
[3]馮學珍,伍善廣,陸玉婷,等.LBL+PBL雙軌教學法應用于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的可行性調查分析[J].廣東化工,2014,41(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