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
摘 要:健康的身心,指身體要健康,心理要健康;良好的品格,主要指愛家愛國,有理想,有擔當,有道德,這是做人的靈魂;關鍵的能力,主要指學習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核心素養”是當前中國教育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余文森說:“任何學科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核心素養可以全體體現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十個核心詞,即:創新意識、模型思想、數據分析意識、應用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關鍵詞: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當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課程標準》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一線的教師才有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抓手。接下來,我們思考“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注重課程開發,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及校本課程的開發都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其中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教師的聯系最為密切。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我們本著滲透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就能開發出保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好課程。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于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腹有詩書氣自華”,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為了幫助孩子們補充文學名著的積累,要求學生背誦名篇名句,做好讀書筆記,摘抄適量的精彩片段、優美的句子和詞語,并寫出簡短的賞析文字。要讓孩子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發展,不僅要走進教材,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授,更要學會帶孩子走出教材,接觸真實的生活,讓學習真的為培養一個健康健全的人服務。夯實聽、說、讀、寫(指書寫)的基礎。做到“六個一”,有一定的識字量和詞匯量;能寫一手好字;能讀懂一篇文章;能寫一篇內容具體、文從字順的文章;有一副好口才;養成一種好習慣——天天讀書。
二、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抓好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
任何教育理念最終都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踐。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提升閱讀素養。閱讀是教育的核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是代表著學生愿意去學,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有了較高的閱讀素養,就為學生打下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抓好課堂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研讀《課程標準》中十個核心詞的內涵。注重課外經典詩文積累,增加文化積淀,培養愛的情趣。學習母語的過程中,傳承、積淀中華優秀文化,培養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是語文學習的功能之一,分內之責。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從中華優秀文化出發,尋找孩子核心素養發展的生長點。教師備課要為學生著想,為學生量體裁衣,要適合學生,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備課時,教師心里要始終裝著學生,備課標和備教材是基礎,是為學生服務,備學情才是重點。真正能夠駕馭教材過程的高手,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設計,使教學結構服從于學生的思維和接受能力,讓全班每個學生都全身心、樂此不疲地投入到學習新知中。二是分析教材,了解到各冊教材內容有哪些,甚至每冊教材中的哪個知識點中滲透了什么數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的方向指導。三是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探尋一種適應自己、適應學生,有助于提升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有思維含量的,有生長點的,是可持續發展的。
三、多元評價,促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從某種角度講,評價是行為的指揮棒。評價的指向直接會影響行為的改變。目前,我國高考制度發生了變化,隨之我們的義務教育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評價方式就不可忽視。首先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過程,還有待于我們去實踐和研究。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并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并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再去審視自己的教學,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相信,那時學生的學習一定會打開新面貌,達到一個新境界。培養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要能質疑,愛探究,會發現,有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有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是落實核心素養的主陣地,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激發孩子質疑能力,注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教育形式。那么,我們在教學評價時,不能只關注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和對教材的把握、處理,而是要更多地對學生學習過程以及效果進行客觀、科學、激勵性的評價。其次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下,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只指向結果,還應該重視其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注重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參加學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等。評價的方式必須是多元的,其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家長評、自己評、小組評、老師評,多方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全面、更客觀、更公正地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才能更利于學生的發展。
總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又需要基層一線教師的教學落實。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需要我們的傾心、熱心、盡心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