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天

摘 要: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其中大量的內容具有非常明顯的抽象性、邏輯性,對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高中數學,本身所具有的難度就更大了,也更容易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科難學、學習效果提升困難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不積極、與教師互動不明顯、與教師對話不深入的行為大量出現。在此對“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師生對話;策略
“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給當今世界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種工作的開展注入了無窮的發展動力,推動著整個時代以飛快的速度向前邁進。“互聯網+”技術和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集中體現為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形象,使學習內容的理解難度大大降低,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廣泛提升,促進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觀能動性的高度激發,同時能夠有效擴大教學內容涵蓋的寬度與廣度,保證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教師進行深入的互動,開展積極的對話,保證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在此我們探討一下“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策略,為今后的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提高課堂教學生動性,拓寬師生對話廣度
高中數學是一門學習難度極大的學科,知識的深度大、覆蓋范圍廣,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極高,學習效果提升困難,所以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困惑,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習情緒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課堂氛圍極度壓抑,學生失去了和教師進行對話的興趣。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教學的生動性,拓寬師生對話的廣度。例如,在講解“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引領學生對直線的傾斜角的概念、直線的斜率、斜率公式的推導過程等內容進行了探究,此時有的學生已經明顯感到迷惑,和老師的互動也不積極,對話熱情越來越低。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從網絡中調取了一個動畫形式的小資料:一個魔術師帶著一塊長為2.1米、寬為0.8米的魔毯找到了裁縫,要他做成面積為1.69平方米的正方形,你認為裁縫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嗎?學生頓時叫喊起來:“原來的魔毯面積是1.68平方米,怎么可能做完后面積是1.69平方米?”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知識進行分析,慢慢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終于成功做出了1.69平方米的魔毯。在此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密切、頻繁,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更大提高。
二、拓寬教學內容覆蓋面,激活學生對話熱情
三、互聯網溝通形式多樣化,加大師生對話深度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對話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支持下,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更加深入的層次開展。例如,教師首先在微信當中創建了一個討論群,組織所有的學生加群,平時在群中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對話,可以是針對某一問題進行研討,可以是學習方法的交流,可以是對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困惑和疑難進行解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實現了對話的深層次開展。在組織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三角函數表的過程中,學生針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在群中向教師請教,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的活動效果異常理想,同時實現了師生對話的深入開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把課堂教學和多種信息技術密切結合于一身,用互聯網技術來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多種思維,實現學生同教師之間對話的廣度與深度,促進我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突破。
參考文獻:
[1]劉亞飛.高中數學課堂師生有效對話的開展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7(32).
[2]蔣輝.在深度對話中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1).
[3]趙麗云.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互動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