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 要:語文教學作為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思維的發展、道德素養的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具有促進意義。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導致高中語文教學質量不佳,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興趣不高。新時代下,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促進語文教育的改革,還能夠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優秀傳統文化品格。對此,著重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提出高中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
關鍵詞:滲透;高中語文教學;優秀傳統文化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意義
(一)拓展學生知識面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底蘊深厚,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值得我們后輩人們繼續傳承與弘揚。而教育領域是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場所,基于當代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認識缺失現象,有必要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課程體系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知曉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髓,汲取先輩人民智慧,拓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進而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與延續。
(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還能夠促進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進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在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還是能夠看到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影子,導致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知識興趣不佳。而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創新教師單一授課模式,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課程的相融合,豐富高中語文教材內容,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探究、思考、體驗知識中,對知識有所感悟,進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
(一)豐富語文教材內容
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要立足于語文教材內容,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構建教學活動,豐富教材內容,使學生在活動中去感悟、認知優秀傳統文化,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發展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選取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中,豐富高中語文教材內容,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知曉優秀傳統文化,進而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三語文知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教師要提前整合知識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視頻還原歷史背景,讓學生去觀看,加深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知曉林沖人物事跡,使學生受到感染,教師在將知識內容講解給學生,等學生對知識有所掌握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教學問題,開展教學討論活動,讓學生圍繞知識內容去探究、分析知識,使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有所掌握,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
(二)挖掘教材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挖掘語文教學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營造一個優秀傳統文化氛圍,進而提升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事實上,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許多優秀文學作品,其中蘊含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只有教師肯去挖掘,加以運用,以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熏陶學生,才能提升學生道德素養。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辯論活動,明晰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去挖掘課文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進而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中國建筑的特征》知識中,教師提前整合知識,將知識分成模塊化,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制作教學課件,明確辯論主題:“中國建筑具有自己的特征嗎?”之后將教學課件與辯論題目一同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借助課件進行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收集相關的建筑資料,挖掘建筑在我國發展史的變遷,做好辯論準備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正方、反方,讓學生去探究我國建筑傳統文化內容,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在探討中,知曉優秀傳統建筑文化,進而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三)將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延伸到課外
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將內容延伸到課外教學中,拓展到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中熏陶、教育學生。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優秀傳統經典文化書籍,最好與高中教材內容相融合,在知識解決中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優秀傳統文化作品,找尋其中的答案,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網絡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讓學生進行廣泛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文化鑒賞能力,進而加深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觀看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如《百家講壇》,進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值得我們后輩人們繼續傳承與弘揚。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中,能夠增強教學趣味性,豐富語文教材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提升學生鑒賞優秀傳統文化能力。可見,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體系中,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同時也是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廖靈琳.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地域文化:以福建西部寧化縣客家文化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5):227.
[2]彭蔚亮.許慎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的交融與發展:以河南省漯河市許慎文化的教學應用為例[J].河南農業,2018(6):31-33.
[3]任強.論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選編原則:以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2):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