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quán)

摘要:學生如何適應高一年級難度較大的物理學科,教師需要對學生自身情況和學科特點結(jié)合高考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找到適合高一物理教學的方法策略,能帶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關鍵詞:學習興趣;問題設置;高效課堂;復習鞏固;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的教學內(nèi)容與初中物理相比有很大的提升,高中物理需要學生具有高效的計算能力,敏捷的思維能力,準確的理解能力,熟練的實驗操作能力等.學生在高一年級需要學習9門學科,在高考政策的指揮棒引導下,突出語數(shù)外的主導地位,課時安排相對較多,而物理這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讓學生掌握大量的概念、規(guī)律、模型以及解題方法技巧顯得力不從心.如何能讓學生在高一年級喜歡上物理并且能熟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1低起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很多同學對物理學科望而生畏,究其原因而言,就是對基本的物理概念、公式、計算和規(guī)律不能準確理解或正確應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可以通過學生比較喜歡的視頻或?qū)嶒灧椒ㄕ{(diào)動學生的興趣,達到直接獲取知識的效果.例如,在高一物理第一章就有一個很難理解的物理模型“質(zhì)點”.學生在學習質(zhì)點的概念后,很難準確地判斷哪些物體可以看成質(zhì)點,說明學生對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的條件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對于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這一規(guī)律不理解.如何能突破這一難點,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視頻或演示實驗讓學生直接體會到質(zhì)點概念的含義,提取質(zhì)點的中心思想:在物理學中,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經(jīng)過科學抽象而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是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質(zhì)點就是這種物理模型之一.
另外,學生剛開始理解規(guī)律還需要一個過程.在新授課的活動單中,教師可以設置簡單的問題,歸納出相應的規(guī)律,一定要注意延伸或拓展的深度和廣度,學生有時候很難接受,會對物理產(chǎn)生畏難情緒.其實,教師在設計物理試題時,可以將題干中的數(shù)據(jù)全部用物理符號表示,省略繁雜的計算過程,減少學生計算的負擔.
2密臺階——問題設置步步提升
高中物理試題在考查經(jīng)典模型時,經(jīng)常會涉及到變力、曲線、多過程等問題,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一個考驗.在平時設計試題或講評習題的時候,可以多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步步提升,直至目標.“彈簧模型”是高一物理的重要模型,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處理“彈簧模型”一般會涉及到多過程問題,需要學生能正確地分析物體的運功過程,結(jié)合力學和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
例如,如圖1所示,一個小球從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輕質(zhì)彈簧的正上方由靜止開始下落,接觸彈簧后一直到彈簧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變化情況是
A.加速度變小,速度變小
B.加速度變小,速度變大
C.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速度先變小后變大
D.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速度先變大后變小
點撥:在分析運動過程時,根據(jù)小球運動的相應階段設置相關問題.
設置問題1:小球受什么力?先做什么運動?
設置問題2:剛開始與彈簧接觸,彈簧彈力如何變化?方向如何?
設置問題3:彈簧彈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如何?思考合力、加速度、速度等的變化規(guī)律.
設置問題4:當彈簧彈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時,思考合力、加速度、速度的變化規(guī)律.
設置問題5:小球接下來如何運動?彈簧彈力大小、方向如何變化?
設置問題6:彈簧彈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如何?思考合力、加速度、速度的變化規(guī)律.
設置問題7:小球能否保持靜止?如不能,如何運動?
學生根據(jù)老師設置的問題,層層解決,步步提升,最后會總結(jié)出:下降階段,小球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然后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接著做加速度增加的減速運動,答案選D.學生還可以分析上升階段小球的運動情況.
3快節(jié)奏——盡力打造高效課堂
以往高一年級物理學科按照徐州市教育局要求,只需要把必修一和必修二學完,時間充足,感覺不到教學壓力.現(xiàn)在隨著如皋辦學理念的引入,要求高一年級學生除了學完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還需要學習選修3-1的前兩章,教師和學生都明顯能感覺到時間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勢在必行.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教師在課前要認真?zhèn)鋵W生、備教法,精細化設計活動單,言簡意賅的語言表達,恰到好處的問題設置,全面詳實的點評總結(jié),盡力達到所講授的知識學生能當堂課消化,并能根據(jù)所學知識點解決相關問題.隨著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比如“學講模式”、“翻轉(zhuǎn)課堂”、“活動單導學”等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4常回頭——復習鞏固查漏補缺
由于低起點、快節(jié)奏的影響,在課堂上難免會限制對某些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造成學生遇到難度稍微大點的問題感覺無從下手,這就需要通過“活動單”或“補償單”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技巧.比如,學校每次組織的月考和半月考,試卷內(nèi)容涵蓋一些以前學過的知識點,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備課組要針對這種類型的問題設計“補償單”,讓學生進行練習,達到復習鞏固的作用.備課組在選擇試卷試題的時候,可以通過集體備課討論哪些知識點是考綱要求的而以前試卷上沒有出現(xiàn),學生又可能出現(xiàn)錯誤的,對學生的知識網(wǎng)絡起到查漏補缺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