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小萍
摘 要:信息技術是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后出現的現代技術,由于其依托于互聯(lián)網、電子設備,因此具有高度智能化、方便快捷等優(yōu)勢,在出現后迅速得到應用和發(fā)展,目前的各級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普遍,且已經獲得了一定效果,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和諧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相關應用的策略進行研究,包括小學數學教育的和諧課堂教學目標、和諧課堂教學重難點、學生分析、和諧課堂教學內容分析、和諧課堂教學媒體與資源的選擇與應用、和諧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和諧課堂教學評價與反思等。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育;策略
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是隨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出現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針對傳統(tǒng)和諧課堂教學過于重視講解、忽略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被提出的一種自主性學習方式,其特色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實例,將基本理論教給學生,然后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討論中發(fā)現、理解更多的知識。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將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教學中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趨勢。
一、目前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教學通常會面對的問題之一,是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這是由于數學和諧課堂教學本身帶有一定抽象性,而教師的和諧課堂教學手段往往又較為單一,同時小學生本身貪玩好動,很難始終保持注意力。學習興趣是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在沒有學習興趣的情況下,小學生很難充分理解所學內容,也很難融會貫通、做到舉一反三,而目前的小學數學教育,對小學生是否具備學習興趣、如何培養(yǎng)學習興趣也沒有重視、改進,造成部分小學生學習興趣始終不高,影響了學習效果和和諧課堂教學質量。
(二)重講解、輕思考能力培養(yǎng)
重視講解、輕視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問題。一定程度上說,出現這種局面有其客觀原因,即數學的抽象性,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育并不完善,幾乎不可能自己抓住知識點,也很難自己完成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教師的講解也就十分必要,但應該著重把握教師講解在和諧課堂教學活動中所占比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師的講解是整個和諧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只需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課堂學習就基本完成了,學生既沒有思考的時間和思考的必要,也沒有進行思考的意識,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教育的基本目標也不相符合。
二、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策略
(一)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
相較于傳統(tǒng)和諧課堂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利用信息技術和諧課堂教學,方式更直觀、手段更新穎、更有利于知識點的突出。信息技術下,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教學可以利用一些媒體設備,將所需講解的內容通過計算機等設備直觀地展現出來,便于教師和諧課堂教學和學生理解,在傳統(tǒng)模式下,如果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很可能漏掉知識點,而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生可以直觀地在多媒體課件中尋找遺漏的部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教學,手段更新穎,小學生對于一些新奇事物本身有較高的好奇心,將信息技術和相關設備應用于和諧課堂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引起小學生的注意,使其在和諧課堂教學開始階段就具有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整體和諧課堂教學活動的進行,也有利于小學生吸收、理解知識。同時,信息技術和諧課堂教學方便于教師將知識點進行必要的突出,在紙質教材中存在著大量的例題、習題等,不利于學生發(fā)現和理解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制作,將其中的知識點等進行重點排布,并通過計算機等設備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和諧課堂教學,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和諧課堂教學目標
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在小學數學中,這種抽象性并非特別強,但由于小學生本身的思考能力也是較弱的,這種抽象性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習困難,需要注意的是,和諧課堂教學的目標,其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小學是人生學習的起步階段,而小學數學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小學數學教育目標的設定不應局限于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應著重于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這正是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
(三)和諧課堂教學重難點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進行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重難點是如何有效使用和諧課堂教學資源、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兩個方面。和諧課堂教學資源的利用一直是困擾小學和諧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其包括硬件資源和課堂用資源兩個部分,計算機等多媒體硬件設備屬于硬件資源,教師可以相對較快地掌握并熟練應用,但由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的時間并不長,而各地的和諧課堂教學進度、學生基礎又不盡相同,很難找到合適的課堂用資源進行具體和諧課堂教學活動,包括一些合適的PPT課件等,教師要進行信息化和諧課堂教學活動,只能自己動手制作課件、篩選知識點,使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是信息技術支持下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無論是教師和諧課堂教學習慣、學生學習習慣還是學校整體學習氛圍,均以教師講解為主,這造成學生已經產生了思維定式,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扭轉,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身就不是很強,在傳統(tǒng)模式的約束下,越發(fā)減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是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和諧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劉文芳.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趙曉琴.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注:本文是2017年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構建“和諧課堂”策略研究》,編號:GS[2017]GHB0101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