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 要:科學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學學習階段,教學工作者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準確地把握科學的教學內容,并結合實際生活,使科學課堂不斷地生活化,并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甄選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把科學知識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不知不覺中對科學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科學的教學效果才會愈發顯著。為此,就小學科學課堂生活化教學展開研究,并通過分析教學策略,完善科學教學方法,讓小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研究
愛因斯坦說過:“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因此,小學科學僅僅是科學的“皮毛”而已,并且其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還與其他課程密切相關,因此,小學生完整知識結構的構成也與科學有著必然的聯系,使得小學生以自己所積累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地研究科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在生活中找到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積累經驗,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一、淺析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我國以應試教育為主,因此,小學階段的教學,則是以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三門課程為教學重點,而科學課程則作為“副科”,學校領導和教學工作者根本不重視科學課程的教學,尤其是科學這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久而久之,學生也漸漸習慣了這樣的教學模式,也逐漸對科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見,傳統教學使得學生對科學的認知仍舊停留在理論層次,根本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科學實踐,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極差,根本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傳統的教學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科學作為一門副科,根本不被教學工作者重視,因此他們在上課之時,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對于課本上重要的知識點教學工作者也不予細致的講解,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以總是加快科學課的教學速度,這使得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工作者的步伐,加之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對很多知識都沒有理解透徹,久而久之,學生對科學知識充滿疑惑和不解,便不愿意認真聽講了,也逐漸對科學這門課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使得科學課堂氛圍沉悶,根本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三)科學教學工作者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學工作者并不重視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所以很多科學課的時間都會被語、數、英這三門課程占用,本來科學課程少之又少,加之科學教學工作者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極其單一,而且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早就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就使學生在無形中失去了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科學課堂生活化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重視科學實踐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由于小學生極其缺乏實踐能力,所以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一現狀,科學教學工作者必須引起重視。在日常的科學教學中,教學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科學課的優勢,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并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從而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當然,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選取學生熟悉的物品,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且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譬如,教學工作者在講解“磁鐵”這一章節的內容之時,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工作者可以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誘導性的提問“大家有沒有見過磁鐵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此時,學生都各抒己見,有人說磁鐵可以做棋子,也有人說磁鐵可以做指南針,此時教學工作者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接著問“那同學們知道為什么磁鐵可以做指南針,而普通針不可以呢?”此時,學生會很疑惑,他們都想知道原因,從而一探究竟,他們的求知欲已被很好地激發,倘使這樣進入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理論結合實踐,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一門課程,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樣一來,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且他們愛玩好動,對于新鮮的事物,他們總是倍感好奇,為此,教學工作者便要甄選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并且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使科學的教學內容更靈活,以此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說,教學工作者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詢問學生有沒有見過早晨的露水,學生的答案肯定是見過,為此教學工作者可以就此展開教學,并告訴學生,其實露水是生活中的一種凸透鏡,它的中間厚,邊緣薄,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凸透鏡。此時,教學工作者便可以讓學生認識凸透鏡,將書本上死板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把課堂教學生活化,不僅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在無形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三、結語
總而言之,科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其要以實際生活為依托,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另外,科學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一定要重視科學這門課程,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熱愛這門學科,使其全面健康地發展。
注:本論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結合本校實際對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Y2739)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