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珺梅
摘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開展審美教育,既是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及要求,也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推進素質教育的集中表現與必然性要求。對此,教師應深入探索審美教育與小學美術教學的融合策略,發掘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將審美教育貫穿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始終。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及教學觀察,主要圍繞審美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具體表現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有效闡述。
關鍵詞:審美教育;小學;美術教學;具體表現
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審美教育更像是一種情感體驗,基于這樣的情感體驗過程,達到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的高度交融,在陶冶人情操及審美情趣的同時,培養并提升受教育者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意識及能力。近年來,小學美術科目教學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其中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小學美術教學能夠實現審美教育功能。
一、激發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
對于美術教師而言,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內涵,要善于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感受自然美景,以此激發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不論是春天的百花齊放、夏日的烈日炎炎、金秋的碩果累累、冬季的白雪皚皚,這樣各具特色的四季之景,或者是聞名遐邇的風景名勝,抑或是家鄉平凡的山水等,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也處處蘊含著自然之美。對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以欣賞的角度和心態去品味自然之美,進而培養學生“山美、水美、人更美”的良好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對家鄉以及祖國美好大自然的熱情之情。與此同時,基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也會逐漸萌生和形成尊重與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自發形成一種責任感。
二、培養學生對藝術美的感悟及表現能力
之所以說美術作品既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因為其中寄托和滲透了作者的情感與理想,也反映和表達了作者的審美指向及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說,如同自然美一樣,藝術美也同樣是一種純粹的美。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僅可以包含較高的美術技法,而且還能給更多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與共鳴。對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對藝術美的感悟及表現能力,通過耳濡目染與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修養。舉例來講,湘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第三課的《田野的色彩》,該課程教學當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來進行教學,結合中國古典詩詞來幫助學生鑒賞自然之景的同時,感知與學習田野的繪畫色彩。比如,唐代白居易的《楊柳枝詞》的“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與其《憶江南詞三首》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等等。進而教師可以多媒體課件來向學生展示有關描繪田野的名畫圖片,比如霍克尼的《故鄉的田野》以及墨晟軒《金色的田野》等等。通過古典詩詞與名畫的相結合,將田野色彩淋漓盡致地展現給學生,深刻感受藝術之美,令人印象深刻且回味無窮,而這也為其藝術表現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感知與體驗社會美
所謂社會美,指的是在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所逐步形成并最終呈現出的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的美。當然,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也是其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感知與體驗社會美也同樣有必要。總體來講,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社會美的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感知和發現美,提升其審美觀念與審美修養,最終實現生活質量的提升。例如,湘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周末日記》,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來將學生周末生活設置到相關教學情景當中,使學生很快進入到良好學習狀態的同時,激發其學習興趣,加強其對社會美的理解感受。具體來講,上課伊始,教師通過PPT向大家播放一些圖片,圖片素材都來自于學生家長所提供,選取于每個家庭周末生活的圖片。隨機選取幾張讓學生來說一下自己的周末,包括一些自己看到或者是經歷的一些印象較為深刻的事物。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從社會美的角度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比如,有的學生提到周末和爸爸媽媽去游樂場玩耍,講述了一些歡樂的場景畫面。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從購票到進入游樂場玩耍的過程,比如買票和玩游樂項目的過程中排隊進行,不隨處丟扔垃圾等等,這些既是文明的行為表現,也是社會美的集中表現,當我們每個人都保持文明的行為舉止,那么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美麗。教師闡述之后,很多學生都踴躍地說出了自身在游玩過程當中文明的行為舉止。最后,要求學生選取一個自身在游玩過程當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進行繪畫再現,要體現出文明的行為舉止。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增進了學生對社會美的認知與理解,同時也為學生的思想行為提供了更多方面積極的指導和幫助。
總體來講,美術學科本身所具備的強烈的人文性特征,對于提高與完善人的素養具有較為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對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美術教育的優勢,通過積極引導學生加強對自然美、藝術美以及社會美的體驗與認知,從基礎教育開始,積極推進審美教育,樹立及培養學生正確而良好的審美意識與情感。
參考文獻:
[1]路暢.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
[2]盧蓉.審美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好家長,2017(1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項目名稱為《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82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