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鳳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以學生為主體、發揚學生主動性的合作學習成為各個學科開展教學的選擇之一。根據當前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探索如何有效展開合作學習,并主張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采用靈活的分組模式,提倡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還要對教師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技能培養。
關鍵詞:小學體育;合作學習;分組教學
作為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體質,讓學生的學校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由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極大豐富以及學業課業的增長,體育鍛煉在學生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出現了體質狀況不斷下降的狀況。所以,如何上好體育課,讓體育課真正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達到應有的效果是值得每一位體育教師注意的問題。
一、妥善分組發揮小組內部優勢
合作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將學生進行妥善分組,借助小組的力量讓學生能夠嘗試自主以及在互相幫助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將主要依靠老師教變成主要依靠自學。而如果想要正確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適當調整分組,將學生正確靈活地分配到不同小組中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學生進行靈活分組,一般可以有三種分組模式:
第一種是進行階段分組,即在對學生的各項素質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能、性別等因素進行劃分,劃分出的小組在一段時間內是固定的,持續一個或幾個教學單元,等到單元學習完畢之后小組解散。這樣的分組劃分便于教師對小組制訂計劃并且能夠兼顧到不同小組之間的特點,比如在教授跳繩時,有些學生早就已經掌握了這門運動,而有一些沒接觸過的學生就完全不會,于是教師就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小組,有的小組負責解決和講授,讓學生對于跳繩有一個初步掌握并逐漸深化,有的小組則是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和相互合作、競賽,而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讓一些掌握熟練的學生去做“小先生”,既鍛煉了他們,又幫助老師減輕教學負擔,讓學生能夠加強練習,強化技能。
第二種分組方式是更加靈活的分組,小組只在短時間內維持,一兩節課內是同一小組,隨后便解散小組。而分組的依據也更加靈活,比方說按照跳繩時一分鐘跳的次數,或在跳高時能跳過的高度,每一階段限制一個數值,能達到的學生就進入更高一級的小組。這樣做讓學生有一種自己在玩競技游戲的帶入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敢于拼搏、努力向上的精神,是很好地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分組方式,但這樣的分組要求教師正確處理學生的競爭和合作間的關系。
第三種是讓學生好壞搭配的分組,即在學習中小組分配時里面有對動作技能領悟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有還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學生,讓較為優秀的學生去對需要努力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發揮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精神,并且小組內學生進行打分互評,既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又對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進行了培養,讓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的問題上更為得心應手。
二、重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想要讓合作學習取得應有的效果的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進行小組劃分之后,小組能否起到應有的效果主要還是要看小組內成員的表現,如果小組內成員相互不交流不愿意分享,那么即使小組劃分了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在劃分小組之后教師需要通過一定的規則去保證小組劃分的有效性。在小組之中每次都要進行合理分工,在這個分工中學生必須明確這節課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參與進合作教學之中,并且在教學中有所收獲,課堂結束后小組內成員相互打分,并和其他小組間進行評比,對一些優秀的小組進行獎勵。
除此之外,學生的一些個人原因也應該受到重視,在現在這樣一個大發展、大融合的社會背景下,學會如何跟同伴相處,跟不同的人合作是每個公民從小就應該培養的素質。然而現在許多學生卻不能很好地去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在小組內缺乏交流和分享的意識,也缺乏從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和吸收別人優點能力。因此教師也要在教學中,鼓勵一部分敏感內向的學生勇敢表達自己,引導那些心浮氣躁的學生沉下心去傾聽,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培養學生進行反思,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完善,加深對自己的認識。
三、教師起到引導幫助教學作用
有些教師認為分組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教師減少參與,然而事實上,分組合作教學中教師的參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對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及對學生的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由之前面對全班同學進行統一教學變成了面對不同小組,針對不同小組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引導和把控。教師要做的不是“無為而治”,而是在不同的小組之間巡視,及時進行指導和提出意見,保證小組運轉正常,并且討論的是學習相關的內容。當小組的合作活動出現困難難以繼續時,教師能夠及時提示完成練習的技巧,讓學生去進行思考和討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合作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跟蹤指導,加之必要的組織和把控,才能保證合作學習達到預期效果。
綜上所述,在體育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是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只是一味地接受和機械重復,而是能夠在思考和交流中學習到知識,通過同學、小組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和互助,競爭與溝通的意識,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學生主動發展,提高學習效益的目的。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開展合作教學既提升了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又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十分值得推廣和運用的。
參考文獻:
[1]董洪雪.小學體育教學中分層合作教學的應用與分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11):33-34.
[2]張子利.小組合作與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197-19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