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所具有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還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其中要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內在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就說明了現代社會出現了對人不同的要求,在現在社會上對于人才的培養日益廣泛。而作業設計作為課前課后的紐帶,聯系學校與家庭的關系,更應該出現不同的途徑及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思路構架
一、作業設計要重視開放型
在平時的教學當中,語文學科是最具有開放性的,所以教師們在設計作業時要著眼課外,立足課本,放眼社會。在生活社會的大環境下充分利用語文的課外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作業內容要開放
在平時留課下作業時,要讓學生既可以走進課本,也可以走出課本。也就是說,既要與社會活動接軌,也要與教材內容相聯系,或與學生生活相結合。思路要開闊,題材可以廣泛選擇,讓學生有“自由馳騁”的余地。
(二)作業形式要開放
可以根據作業形式的不同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和表達方式進行選擇,或寫或畫,或摘或錄,或講或說,或唱或演。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還可以使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從而高效完成作業。
(三)作業方法要開放
在完成作業的方法上可以通過調查實踐、訪問查閱或自己獨立完成等方法。也可以找幾個同學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請老師家長來共同完成。總之,完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四)作業時間要靈活
在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機動靈活。老師要根據課題內容來設定相應的時間,有的可以兩天完成,有的可以一周完成,有的可以一個月內完成,有的甚至可以一學期完成,一定要酌情處理時間,切勿死板。
(五)檢查作業方式要開放
對于檢查評估作業的方法也要多種多樣。可以有匯報型、展示型、檢查型、交流型、評比型等,在評估的過程當中也是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一個過程。
二、開放性家庭作業的類型
(一)選擇型
選擇性就是要根據班級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根據存在的差異來設計適合不同基礎學生需要的多層次作業,可以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在學習方面優等生能吃得更好,中等生吃得飽,后進生能吃得消,同樣作業針對性也更強。
(二)擴展型
還是在確定好課本主題內容之后,教師可以根據預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需要來設計和教學目標相關的擴展型作業。
(三)合作型
通過學生與學生或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庭等方面進行合作來完成某項作業。例如,在教完《北京,2008》后,一位學生與家長共同朗讀課文,了解關于奧運會的歷史常識,金牌榜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的規劃和北京申奧的歷程。這個作業是在學生與家長在分組確定后研究課題的基礎上來合作完成的作業。可以訓練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
(四)實踐型
可以通過訪問調查,觀察實驗,制作參觀等方法來完成作業,可以布置學生先上網查資料,運用多種手段了解收集資料,然后以議論文的形式以組為單位寫出調查報告。
三、對于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一)朗讀作業
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在家堅持幾分鐘的朗讀。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好的良好品質。
(二)畫畫作業
在一些學習寫景或語文實踐活動中可以采用畫畫的形式來完成作業,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形象設計的能力。
(三)手工作業
在學習科技小短文或科學性較強的課文時可以布置小實驗或小制作的作業。動手制作手工和小實驗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所學課文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想象作業
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時,可以根據課文題材的特點,布置相應的想象寫話練習。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擴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還可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這樣的作業形式使學生產生新鮮之感,所以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都非常高。此外除了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外,還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表演作業
在學習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時可以讓學生先熟讀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表演,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對學生的表演能力進行了培養,但這種形式只適用于故事情節較強或場面描寫具有較強動作性的課文。
簡而言之,每一個老師都應注意作業的重要性,它作為課堂教育的延續,是課堂改革的重點,也是素質教育的關鍵。若是想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要樹立良好的作業設計優化觀。
參考文獻:
[1]史靜娟.淺談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思路構架和實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5).
[2]李文平.如何設計小學語文趣味性作業[J].學周刊,2011(12):107.
[3]萬會.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科學設計實踐性作業[J]. 神州,2016(11):5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