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賽 匡彩霞 凌一洲
摘要: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時間之外,設置與第一課堂相關的一系列參觀、考察、訪談、培訓、拓展、論壇等單一或多種組合形式的教學活動。為充分研究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開展情況以及大學生對第二課堂的認知程度,作者隨機調查了江蘇地區10所高校的200名學生。結果表明,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具有實踐導向、學科交叉、模式多樣等多方面優勢,能夠發揮鼓勵大眾創業、提升個人能力、激發團隊意識等積極作用。因此,為實現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常態化運行,高校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運作機制、保障機制等,多措并舉。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常態化運行
一、引言
高校創業教育,是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途徑,也是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15年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劃了未來五年我國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高校創業教育不僅要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同時也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然而,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創業教育的專業性、體系性非常有限;與此同時,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重視程度不足,推進力度不夠。因此,極有必要對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進行深入研究。
高校創業教育第一課堂指的是高校在傳統課程體系中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其形式以傳統的課堂教學為主。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則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是在傳統課程體系之外設置的一系列參觀、考察、訪談、培訓、拓展、論壇的組合,其目的在于通過引入素質拓展導向、實踐主義導向的活動,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創業知識,培育更加全面的創業能力。因此,本文從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現狀、優勢以及作用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常態化運行機制。
二、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實證研究
(一)調查取證方法
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開展情況以及大學生對第二課堂的認知程度,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取證。為了確保調查樣本的廣泛性和代表性,調查問卷分為兩個版本,分別面向分布于江蘇地區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高等院校的100名已經創業的大學生和100名尚未創業的大學生。
(二)調查樣本描述
第一,面向已經創業的大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其創業領域集中于餐飲服務、休閑娛樂、家政服務、快遞物流等第三產業,但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于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網絡直播等互聯網領域的創業浪潮。
第二,面向尚未創業的大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其計劃創業的領域集中于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網絡直播等互聯網領域,由此可見,近年來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浪潮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起到了空前的刺激作用。
(三)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關于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開展情況,調查問卷顯示,34%的受訪學生表示學校的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常態化開展,48%表示不定時開展,12%表示尚未能開展。
第二,關于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滿意情況,調查問卷顯示,42%的受訪學生表示非常滿意學校的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現狀,38%表示比較滿意,20%表示不太滿意。
第三,關于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優勢,調查問卷顯示,62%的受訪學生表示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優勢在于實踐導向,58%表示優勢在于學科交叉,74%的表示優勢在于模式多樣。
第四,關于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作用,調查問卷顯示,88%的受訪學生表示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能夠鼓勵大眾創業,76%表示能夠提升個人能力,64%表示能夠激發團隊意識。
三、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優勢分析
基于調查問卷結果,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主要優勢在于實踐導向、學科交叉和模式多樣。
(一)實踐導向
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形式以參觀、考察、訪談、培訓、拓展、論壇為主,擺脫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加偏重于實踐。大學生可以利用第二課堂,將第一課堂傳授的創業知識和積累的創業理論付諸實踐,最終,通過實踐實訓的方式檢驗并完善第一課堂傳授的創業知識和積累的創業理論。
(二)學科交叉
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呈現出學科交叉、內容豐富的特點,集成了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產品設計、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客戶心理方面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創業知識,培育更加全面的創業能力。
(三)模式多樣
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既有創業知識講座、創業經驗交流,又有產品設計論壇、市場營銷比賽,既有知名企業參觀、創業人士訪談,又有市場需求分析、消費市場調研,不僅使學生對市場需求、行業態勢、客戶心理、技術趨勢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也培育了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多層面地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在高等院校中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氛圍。
四、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作用分析
(一)鼓勵大眾創業
一方面,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通過對就業形勢、市場需求的分析,通過對法律法規、優惠政策的宣導,能夠在高等院校中營造濃厚的自主創業氛圍,激活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通過舉辦參觀、考察、訪談、培訓、拓展、論壇等實踐活動,能夠使大學生對市場需求、行業態勢、客戶心理、技術趨勢有更加直觀、理性的認識,認識到自主創業的長期性、艱巨性,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其中。
(二)提升個人能力
首先,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能夠幫助大學生尋找自己人生方向、挖掘自我價值、創造成功體驗、重塑奮斗意志,進而準確認識自我。其次,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能夠有效歷練大學生研判市場形勢、分析客戶需求、組織相關活動、協調外部關系、撰寫策劃文案、設計宣傳海報的能力,進而有效歷練自我。endprint
(三)激發團隊意識
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舉辦的參觀、考察、訪談、培訓、拓展、論壇等實踐活動都是需要分工協作才能順利開展、成功進行的,在舉辦這些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大學生一方面認識到了個體力量的不足和團隊力量的強大,進而對于分工協作產生了深厚的認同感,另一方面也積累了分工協作的豐富經驗,并且結識了能夠相互補位、協作共贏的伙伴,對于激發團隊意識、積累創業經驗意義重大。
五、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常態化運行的若干建議
(一)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在推動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常態化運行的過程中,應當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將大學生對于經濟獨立的渴望作為落腳點,將大學生對于成功創業的欽佩作為切入點,通過舉辦參觀、考察、訪談、培訓、拓展、論壇等實踐活動,激活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意愿。
(二)建立健全運作機制
一方面,高等院校應當根據市場需求、行業態勢、客戶心理、技術趨勢,制定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運行制度、管理規章,建立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整體規劃、實施細則,配套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必要場所、必要設施。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應當與政府機關、行業協會、人才市場、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邀請相關領域、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從業人員來校,為大學生舉辦創業講座、進行創業指導。
(三)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一方面,高等院校可以通過設立“創業基金”、推動“校企合作”的方式,為有志于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可以通過與政府機關、行業協會、人才市場、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方式,建立一支具備深厚理論功底、豐富實踐經驗的導師隊伍,為有志于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技術支持。
六、結語
伴隨著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的深入推進,自主創業已經蔚然成風。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高等院校的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仍處于起步階段,專業性、體系性非常有限。因此,深入研究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使其常態化運行,對高校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呂宏凌,陳金慶,田兆富.大學生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6(10).
[2]徐國權.高校創業教育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6).
[3]梁永麗.基于優化第二課堂活動設計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構想[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7).
[4]楊芳.基于制度創新的學生社團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 2005(09).
[5]周業波.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工作的探討[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05).
[6]張棟.高校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實踐體系的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17(01).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常態化運行機制研究”(JDXGCB201705);江蘇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創業教育互動研究”(JDXGCB201605)。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創新創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