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抒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內部的經濟活動與前期相比呈現出了復雜化、多樣化的特點,因此對學校內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部控制在學校管理中的全面應用也應運而生。本文以公立中學的內部控制為研究對象,總結公立中學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期能夠對中學的內部控制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內部控制;公立中學;問題;優化
一、內部控制概述
公立中學作為我國教育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行政事業單位范疇。公立中學的內部控制,就是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單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管控和防范的過程,最終實現控制目標。其控制范圍包括單位層面具體業務層面,其中具體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和合同六類。
二、公立中學進行內部控制優化的必要性
近些年來,一些公立中學因社會聲譽好、師資力量強、發展后勁足,逐步形成“一主多輔”多校區發展的集團化模式,其經濟活動愈發頻繁、內容愈發復雜,對學校議事決策、資產使用與保管、財務信息質量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
內部控制的優化,對于完善學校內部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是保障學校辦學行為合法合規,防止出現學校聲譽受損、被處罰或法律訴訟等事項。二是有助于學校資產的安全和使用有效,防止資產被挪用、貪污、閑置等情況的發生。三是有利于學校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改善內部管理,提升服務于社會的效率和效果。四是為財務信息質量提供保證,使財務信息不僅能客觀地反映學校的經濟活動,還可以為學校內、外部報表使用者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
三、當前我國公立中學在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原因
(一)學校的內部控制環境不夠完善
公立中學的議事決策及執行程序缺乏監督,執行不力;內部職能部門設置不合理,職責不明晰,導致職能交叉、缺失或相互推諉;關鍵崗位管理不嚴格,不相容崗位未分離,有徇私舞弊傾向。主要原因一是學校負責人及其他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不重視,沒有對部門設置及職責、業務流程、關鍵風險點等進行梳理,對風險認識不足;二是人員使用不合理,尤其是安排在關鍵崗位的人員,有的缺乏責任心和專業素質,單位也未對其進行必要的培訓及跟蹤考核,造成人浮于事的現象;三是內部控制方法未得到充分運用,有業務控制不嚴、信息不共享等現象。
(二)預算管控的效率不高
首先,預算編制不科學,對于上年度預算支出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缺乏考查,易造成預算松弛或浪費。其次,在執行進程中預算剛性不夠,預算調整不審批,預算外項目不嚴控,預算管理流于形式。再次,預算執行部門的預算完成情況數額差異較大,前松后緊,有突擊花錢傾向。第四,預算執行情況考核不及時或沒有考核,沒有評價和相應的激勵機制。主要原因一是單位領導對預算工作認識不足導致預算工作落得不實;二是單位管理環境和財務基礎工作較差,不能有效建立和執行預算管理;三是預算各環節管理不系統,不能實現對全面經濟活動的控制;四是執行中過分強調預算剛性或剛性不足,影響預算控管效率。
(三)學校收支業務管控存在不足
有的收入業務管控不足,存在超標準、超范圍收費,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有的支出業務管控不足,支出不符合預算要求,報銷業務流程不清晰,重大支出項目未經領導班子集體決策,財務核算不嚴格等。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人員對政策法規學習理解把握不到位;二是校區分散、學生數量劇增,管控難度加大;三是管理手段層次低、效果差,不適應學校新形式下的發展需求;四是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和整體業務素質亟待提高。
(四)制度建設不健全
制度制定不合理、執行不到位、考核獎勵不及時等,造成執行不統一,獎罰不科學,無法引導教職員工行為,無法實現管理目標。主要原因一是制度制定目標不明確;二是業務流程環節梳理不到位;三是崗位設置職責不清楚;四是部門保護主義相對突出;五是制度執行監管失位,制度落實不到位。
(五)學校內部監督約束力不足
學校內部控制的監督有內部審計監督和外部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監督兩類。外部監督的時間和頻率學校難以把握,因此學校對內部控制的監督主要依賴于內部審計。具體實踐中,公辦中學往往不設內部審計部門,內控審計往往由財務部門不負責內控的其他人員擔當,實質上的“雙重領導”影響了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監督檢查職能履行不到位。
四、優化公立中學內部控制的途徑
我國公立中學的內部控制在建設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其管控的有效性,影響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有的還給學校帶來了不小的損失。筆者認為,要提高公立中學內部控制的管控約束力,必須強化內部控制的建設管理,重點從五個方面加以優化。
(一)優化公立中學的內部控制環境
學校負責人要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在學校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努力用“內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學校建設水平的高低”的標準來引領學校內部控制建設和管理實現體系化、科學化、制度化的目標。一是內部控制管理組織體系健全。學校要堅持執行與監督相分離,單獨設置內控職能部門,負責內部控制的日常工作;指定內部審計部門承擔內控的內部監督工作。二是機構設置科學,權責分配明確。學校應結合業務特點和內部控制要求調整內部職能部門設置,做到權責統一。三是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各項制度。選拔和聘用職業道德素養強和專業素質能力高的人員進入教職員工隊伍,完善聘用、培訓、辭退與辭職管理辦法和薪酬、考核、晉升與獎罰辦法,促進學校建設健康發展。
(二)公立中學應進行風險評估
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就是分析研究經濟業務活動的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因地制宜設置控制方法并監督執行。學校應設置風險評估小組,建立經濟活動風險定期評估機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對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評估,并將結果提交學校領導班子,作為學校重大決策的依據。風險評估要重點關注內部控制組織建設、內部管理制度完善、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合同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等內容。endprint
(三)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提高管制效率效果
制度管理主要包括制度制訂、制度執行、制度考核與獎懲等環節。制度管理應注意內部控制方法科學綜合運用,如不相容崗位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歸口管理、預算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等;制度管理應關注重點業務的控制,如預算業務、收支業務、資產控制、建設項目、合同控制等;制度管理中還應加大業務流程管理,引入跨部門協調機制,努力達到提高效率、信息共享、方便實用的管理效果。
(四)提升公立中學預算的管控水平
學校應建立從預算編制、執行到考核的有效機制,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在預算編制上,以收定支、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可在增量預算的基礎上,各部門預算單位輪流編制零基預算,從而剔除上年度支出中不適用下年度的項目,增強合理性;在預算執行上,按預算進度及額度辦理業務,切實履行預算調整審批手續,防止超預算情況的發生;在預算考核上,組織考核后編制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獎優罰劣。應重點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就是在預算管理中引入績效理念,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納入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全過程,以提高政府資金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五)運用信息系統加強內部控制
切實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各項業務活動,促進內部控制流程與信息系統的有機結合,通過對信息資源集成、共享實現自動控制化目標。有條件的學校要利用智慧校園平臺將內部控制融入管理流程全程,在信息安全的基礎上提高內部控制體系運轉的效率。
五、結束語
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對于公立中學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各種因素制約其在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優化。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公立中學在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提出具有相應的優化措施,以期能夠對公立中學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強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一帆.H縣公立小學內部控制優化研究—以A小學為例[D].安徽財經大學,2017,06.
[2]吳玉茹.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問題研究—以E高校為例[D].河北大學,2016,06.
[3]朱潔宇.公辦S中學內部控制改進研究[D].南昌大學,2015,05.
[4]瞿姍姍.芻議學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6,06.
[5]崔婷云.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模式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03.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