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廣
摘 要: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我校進行的一次探索,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關系較傳統發生根本改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課標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語文課堂教學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結合東峰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經驗進行介紹,并提出了在六年探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就其解決方法、策略進行思考。
關鍵詞: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和諧關系;策略
一、語文課堂小組合作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理念,使課堂教學不斷煥發生機和活力。作為一線語文老師,結合新課標、新理念及自己所從教的農村本校的實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迎難而上,勇于探索,積極實踐。為此,我校教師發揮集體的智慧摸索并提出了“三環、六元、九式”大課堂教學模式。東峰中學“三環”的內涵:一環:“學”——學生自主預習;二環:“議”——小組合作展示;三環:“導”——教師引領指導;“三環”的運用特點:抓住一個核心——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表現為學生的座位由秧田式變成合圍而坐,每個班分六個小組,一個小組八人到九人不等。小組合作學習淡化了教師權威,它強調學生間的合作互助、整體發展,同時又尊重個體差異。從2012年到2017年實踐的情況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了更為開放的學習氛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解決語文課堂小組合作的策略
1.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打造靈動課堂
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堂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彼此的情感交流也更加直接,從而消除了學生的敬畏感和局促感,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切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基于這種理念,我校作為一所農村中學,在實施新課改前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正式上課前,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教師隨同學生一起到基地進行軍事化的管理培訓。其間的訓練、用餐、娛樂都和學生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能把班級所有學生的名字給記下來,這為后期學習生活中師生關系和諧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中午學生午睡前教師到學生宿舍與學生聊家常,特別是初一新生,很少、甚至沒有離開過父母第一次獨自生活,內心有種不安全感,有的學生想父母在宿舍獨自哭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老師及時到學生身旁給予學生心靈安慰,很容易拉進教師和學生的心靈距離,從而能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安全感。下午第三節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拓展課,教師用游戲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增進師生健康、和諧關系。晚上利用學生睡覺前的時間,教師到宿舍與學生談人生,談學生的苦與樂,讓學生度過輕松與充實的一天。
2.創建學生主體平臺,還原多彩課堂
我校從2002年開始探索“三環、六元、九式”大課堂教學模式。我們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原則,全班分為六個大組(有的學年學生少些就分為五個大組),每組八人,每組組員根據學生特長分工為大組長、學習組長、紀律組長、勞動組長等,為小組活動提供活動的形式和空間。我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學校,晚上學生要在教室學習,教師把問題先在白板上列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晚上學習時間對第二天要展示的內容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教師實時做些引導。通過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熏陶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這種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便于每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每個學生都能嘗試成功的喜悅。它能充分挖掘出個人內在的潛能,又能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
3.精選語文課堂問題,打造高效課堂
為了有效地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效率,我校語文組每周二下午第二節課進行集體備課。收集、反饋、整理本班、本校的學生語文學習狀況,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比如,我校每天晚上開展的“溫馨小夜曲”活動(每天晚上播放一段有人生啟迪意義的中外故事,學生寫出感悟)就很有意義。同時各個年段每周四下午第二節課進行年段語文組集體備課會,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精選問題。這樣有針對性的問題的選定既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打造高效課堂,可謂一箭雙雕。好的問題的選定是合作學習的關鍵。我校語文教師在課前花費大量的精力苦心鉆研,對問題的選定非常重視,課前認真準備,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個體深入研究,課堂教學中探討性問題的提出很慎重,而不是在課堂上心血來潮、信手拈來。問題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其“跳一跳能夠摘下果子”。總之,精選問題是成功的一半!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已深入人心,課堂教學不斷煥發生機和活力。雖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但是對于出現的問題我校將一如既往地思考與解決,為今后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指引方向。未來教學之路,我校將繼續探索前行。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注:本文系建甌2017年度教育科研《課改模式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流程設計的探索與研究》課題成果,課題編號:131703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