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志平
摘 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分析教學低效的原因。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思考—實踐”、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抓住青少年特點因勢利導等幾方面入手,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低效;方法;構建;興趣;高效
在具體教學中,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辦法既沒有現成的答案,也沒有固定的模式。總的來說,首先要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這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一、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其低效的原因
筆者認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不和諧的原因造成的。
1.“教”方面存在的問題
有的教師生搬教材,教學過程亦步亦趨,一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二是對新課改理念沒能進行實踐落實,教學過程仍是因循守舊,亦步亦趨,整個課堂仍是以教師講為主,課堂氣氛沉悶。另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仍只注重結果,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用心努力和認真付出,從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而有的教師是對新課改理念運用過度。對于教材的發揮過于隨意,對新課程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與課改理念理解不當,沒有根據實際教學現狀和教學需求,結合學生學習水平,不切實際、片面地夸大自主探究在學習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使學習處于一種表面活躍熱鬧、實際上華而不實,學生整體如一盤散沙,教學課堂沒有實質性學習成效的局面。
2.“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1)態度問題。學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學生原本學習基礎就比較差,而自身主觀能動性又不強,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自律能力比較差。課前不做預習,課堂上也經常開小差,對老師的講解置若罔聞。課后缺少了老師的監督,更是沒有了學習自覺性,整體上對學習的態度就是漫不經心。
(2)方法問題。好的學習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一些學生對學習方法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也不注重學習方法的正確運用,不能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不講究學習方法、不能采用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來進行數學學習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
二、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
當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能和諧同步時,課堂教學就無法獲得有效提升。不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需要雙方隨時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調整。教師在新課改形勢下,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既不能因循守舊,也不能盲目創新,要科學合理地運用新理念、新方法,掌握好使用尺度。學生自己也要積極配合,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與教師共同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主要談談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關鍵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能感受到學習的穩步提升,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在備課各環節中,如情境創設時,一方面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認知發現,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達標檢測要注重基礎練習,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的梯度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學習的信心。
2.讓學生經歷一個“學習—思考—實踐”循環反復的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本上學習的知識是先輩們的經驗總結,對于我們學習者來講是在學習別人的經驗知識,如何把別人的知識經驗轉化為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和直接經驗,需要一個“學習—思考—實踐”循環反復的過程。學習,就是對先輩為我們提供的現有數學經驗知識的學習。而思考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進行轉化、理解、吸收并最終為自己所用的過程,并最終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見解的過程。實踐是對學習、思考后的經驗知識更深一步的理解和運用,是對知識進一步的鞏固和升華。對學生來說,做題、解題的過程是有效檢測知識與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的過程。通過做題、解題將所學知識運用和鞏固起來。通過實踐,避免學生出現“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情形,通過實踐,就是通過“做”來解決問題。
3.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課常教學活動是以師生間、生生間雙向進行信息交流為主的學習活動。這樣的學習活動,是以信任為基礎,以情感為載體的。師生間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就會輕松有趣,不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有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大大提升。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與學生缺乏溝通交流的,而是像他們的朋友和長輩一樣,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也是關心他們的親人,關注他們的學習、內心,又關注他們的成長,是學生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
4.抓住青少年特點,因勢利導
中學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強,同時也比較好動,表現欲強。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個性特點,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科學引導,學生積極配合,這樣才能共同把數學學習落實到位。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