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翮欣
摘 要:學生課外閱讀已經有了較大改變但內容泛化、虛化、閱讀浮華的現象仍舊比較普遍。以夯實語文素養為目的,以深化閱讀為載體,具體從閱讀的數量、閱讀內容的質量、閱讀方法的選擇、閱讀興趣的激發、加強、持續以及展示閱讀成果的效度著手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總量、質量,充分發揮閱讀在學生成長中增長知識、拓寬視野、發展思維、陶冶情操、培養能力的作用,使夯實學生語文素養和形成可持續性學習能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關鍵詞:語文素養;課外閱讀;深化閱讀
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以來,課外閱讀受到各級相關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閱讀意識普遍增強,許多學校的閱讀面貌大有改觀。但不可否認,應試教育指揮棒仍然在相當范圍內產生著較大的負面影響,加之部分老師和學校在推進閱讀中的角色和責任不清等,導致對閱讀重視不足,落實乏力。日常課外閱讀普遍停留在“叫學生讀了”的層面上,對學生是否已讀,讀了多少,讀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閱讀態度和情感怎樣等缺少進一步的關注,更缺乏有效力的指導。筆者結合實踐發現當前小學生的閱讀狀況普遍存在 “淺閱讀”,弱化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降低了閱讀教育功能,閱讀精品缺乏且推廣力度不夠,過重的學習任務嚴重擠占閱讀時間、閱讀缺少指導興趣,有待激發和強化等。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四年的實踐,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合著手探討深化閱讀的舉措。所謂“深化閱讀”,是指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興趣與積累適量提高閱讀的要求。具體從閱讀的數量、閱讀內容的質量、閱讀方法的選擇、閱讀興趣的激發、加強、持續以及展示閱讀成果的效度著手,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充分發揮閱讀在學生成長中增長知識、拓寬視野、發展思維、陶冶情操、培養能力的作用,為夯實語文素養和形成可持續性學習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一、教師以身作則讀起來——為學生深化閱讀做好引領準備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實施者和操作者。素質教育能否全面實施,順利推進,取得成效,關鍵在教師。在深化閱讀中,強化教師對閱讀關乎自身和學生終身發展重要性的認同感,切實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文學修養直接決定著深化閱讀的效果。“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因教育工作內容復雜,頭緒紛繁,教師往往沒有足夠精力恣意攀登于書山,縱情遨游于學海。因此教師讀書應有所選擇,有所取舍,精力受限時必須讀的書定要努力去讀,且認真讀好,精力允許時將視野拓展開去,值得讀的書要爭取去讀且力求讀懂。
教師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少年兒童,每一個少年兒童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其心智水平、生活經驗、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各不相同。要滿足其學習和發展中的不同需求,教師務必具有專業的理念引領和學識支撐,務必不斷獲取教育原理知識、教育行為知識、課程背景知識等。《課程標準》《教師專業標準》及各種教育專著等就能很好地提供這些教育教學知識,使我們不斷增加職業智慧,不斷改進實踐積累經驗,使自己的專業理念和行為日趨完善,使教育不斷走向成功。
二、學校為學生打開深化閱讀的窗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首先要在推薦優秀課外讀物上用心……”美國著名閱讀推廣人吉姆·崔利斯也說:“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產生深刻的影響……從人生前14年所讀的書中,我們獲得激勵與啟示,如今從書中所獲得的怎么能與之相比呢?”可見兒童時代的閱讀內容對未來影響深刻。但縱觀國內圖書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學生的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對低下。許多家長因“隔行如隔山”,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茫然,媒體上琳瑯滿目的推薦書目更叫人眼花繚亂難以把握。作為深化閱讀的主陣地——學校應當為學生極其短暫而寶貴的六年閱讀生活把好“源頭活水”關。
三、家庭為孩子提供深化閱讀的“沃土”,家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深化閱讀延伸向家庭,借助家長對孩子與生俱來的責任和愛,是提高深化閱讀效果的重要途徑。贛州有的學校對學習的重視度相對不足,家長對孩子閱讀的態度參差不齊,總體教育素養有待提高。“人心齊,泰山移”,爭取家長的正面支持力量是提高深化閱讀效果的強大后盾。
1.利用家長會統一家長思想,闡明閱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讓家長明白小學階段的向師性、可塑性、最強學習任務、最輕記憶力,最好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機,通過優秀家長的現身說法、教師的經驗之談、名人名家或媒體對閱讀作用的精辟表述,體現閱讀作用的調查數據等向家長闡明閱讀對孩子學習和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如“閱讀力決定學習力”“你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聰明……”
2.改善家庭閱讀的軟硬條件,盡量為孩子營造安靜便利、書香四溢的閱讀環境。有條件者設立孩子個人書房,鼓勵和幫助孩子選擇并建立一批“有趣”和“實用”的豐富藏書,充分利用書店、圖書館、網絡等多渠道進行閱讀,營造濃厚的閱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四、完善評價體系為調控閱讀方向導航
深化閱讀豐富學生的內涵積淀,必是一個需要師生和家長共同努力的長期、艱巨的過程。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全面評價,能有效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延續學生閱讀時長,為達到閱讀目標發揮著重要的調控和導向作用。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