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會
摘 要:幼兒時期的教育關乎幼兒以后的發展,科學教育為開發幼兒的智力和以后更好的成長做鋪墊。在幼兒身體和智力發展的高峰時期,家長和幼兒教師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給予一定的重視。科學素養的培養要講究合理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對科學素養有充分的理解。簡明闡述了幼兒教學中進行幼兒科學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幼兒;科學素養;培養方法
科學素養是指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以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培養科學的探索精神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兒童教育方面有著獨特的方法,并且在教育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教育理念認為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時期。所以,兒童教育是在整個人生教育里最關鍵的階段。幼兒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國家的希望,也是未來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在如今發展迅速的時代里,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不僅是幼兒教師的任務,同時也是家長的職責。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教育者一定要重視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培養好幼兒的科學素養,開發幼兒的無限潛能,成就未來的人才棟梁。
一、幼兒科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1.充分理解科學素養的內涵,深入了解在此方面對幼兒的培養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教師要站在與幼兒同等的位置上,以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更為科學的方法啟迪幼兒在各方面的發展。目前幼兒教育已經不再只是教會他們唱唱跳跳和識字畫畫,它已經發展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逐漸走向國際化。這就對兒童科學素養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兒需要接受更為科學的引導。民間一直流傳著“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從此說法中可以看出,兒童時期的教育對以后的成長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就好比一棵要想成才的樹必須要在小樹苗階段施加充足的養料和呵護,在精細培養下才能茁壯成長。幼兒的早期教育亦是如此,他們天生對周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索。在幼兒進行探索時,教師要采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科學認知習慣。
2.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在德、智、體方面都很優秀的人,并且如今社會需要具有科學素養的人才,因此要從對幼兒抓起。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在幼兒階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才能在以后道路上發展得更好。
二、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的有效措施
1.幼兒教師要明確科學教育目標。啟蒙教育對于一個人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主動地進行探索和學習。例如,可以在幼兒園開辟一片種植的地,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可以科學地了解到植物有怎樣的生長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愛動腦筋的精神。幫助幼兒主動地在生活環境中去探索掌握科學的方法、本領和技能,讓每個孩子的思維想象力、觀察分析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由于幼兒本身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從而循循善誘。在教師正確的目標引導下和恰當合理的課堂內容設計,通過戶外實踐和探索,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
2.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幼兒教材上的內容往往是有限的,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興趣,在了解到幼兒的成長背景的前提下,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培養,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之外,幼兒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具有啟發性的活動。例如,在教幼兒畫樹時,可以帶他們去戶外進行觀察,通過觀察再加上對樹的理解進行作畫,而不是采用傳統不變的方式去畫一樹干加一帽子。同時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春游、秋游等戶外活動,讓大自然也可以成為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大課堂。
3.家長要積極地配合教師的工作。對于幼兒的科學素養培養不僅是老師的責任,家長也要給予高度重視。幼兒園可以經常組織一些親子活動,使教育得到最優化,幼兒在跟家長和教師的互動中,不僅可以增加和家長之間親密的感情,還可以促進教師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自身特點和接受能力,設計出更符合幼兒特點的教學方案而不是灌輸給他們千篇一律的知識。在幼兒階段,獲取知識并不是主要的學習任務,而是要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開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他們的特點而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樹立科學的探索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幼兒喜歡對周圍事物質疑的特點,引導他們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不能只是根據傳統的教育觀念而限制了兒童的創造力,這樣是得不償失的。教師在對幼兒教育進行反思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方法,為幼兒的教育創造更為合適的科學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靜.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基本途徑與方法[J].才智,2013(23):166.
[2]孫艷霞.淺談幼兒科學探究學習[J].學周刊,2013(2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