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國 南君霞
摘 要: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卻越減越重,對此進行了廣泛調查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希望政府及教育部門繼續抓好落實,真正為學生減負,為他們創造健康寬松的成長環境。
關鍵詞: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調查;思考
素質教育已實行了十幾年,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還有許多人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課業負擔久減不降反有大增之勢。
我縣農村初中八年級的課程開設情況:語文五節、數學五節、英語五節、物理三節、思想品德二節、地理二節、歷史二節、生物二節、體育二節、音樂二節、美術二節、勞動技術一節、安全教育一節、信息技術一節、綜合實踐一節,每天還有早自習一節、午自習一節、晚自習五節。學生早上六點鐘起床,晚上十點熄燈。各學科的配套輔導教材比小學還多。以八年級英語學科為例,除課本外,有一本練習冊、一本績優學案、一本同步閱讀等,尚不包括老師印發的練習試卷,學生自己訂閱的課堂全解、互動英語、倍速等教輔資料。一科就有這么多的教材及教輔,所有學科加起來又該是多少呢?
九年級的情況則更加嚴重,你只需到他們的教室走一圈便知情況如何。每個書桌抽屜里的書本都塞得滿滿當當,連桌面上也堆起一尺多高,勉強余下一點點地方用于書寫。老師站在講臺上幾乎看不到學生,眼前全是一摞又一摞書本,只有少數幾個身材較高的同學露出了腦袋,其余人全埋在書堆里。
由此可見,學生的負擔有多重。也難怪有相當多的學生早晨起來就毫無生機,個別學生甚至第一節課就趴在課桌上睡覺,歸根結底是因為作業量太多而導致睡眠不足。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少年兒童的睡眠時間在持續減少,近八成中小學生存在睡眠不足的問題。而無論是學習日(周一至周五)還是休息日(周末),孩子們的睡眠時間都不足八小時,比國家規定的九小時少了一個多小時。大約有80%的學生認為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作業太多。導致作業過多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學校老師,其二是家長。
雖然教育部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要求為中小學生減負,但實際上一直減不下來,或是表面上減了,暗地里卻加了。筆者調查發現:目前學校把作業量減了,但由此引發的一個問題是學校的壓力增大,各校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為此,學校領導著急,代課教師著急,家長也跟上著急。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孩子的作業較以前確實少了,但同時老師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告知家長應在哪些方面給孩子加強練習。讓家長給孩子出一些練習題,還要求把作業帶到學校交給老師檢查。這可苦了相當多的家長,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能力給孩子出相應的習題,只好拿著練習本到處找人幫忙。不然,孩子到校無法向老師交代,老師也會責怪家長沒有配合學校的工作。
調查中得知,關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文件年年都發,全社會也認識到學生負擔過重的嚴重后果,可就是減不下來。對此,無論是各級教育部門、學校還是老師家長都應深刻反思:
一是減負工作力度不強,沒有落到實處,減負只是例行開會,下發文件,組織學習。監督監管機構不健全,缺乏長效機制,致使減負工作有名無實。
二是認識不夠。對于什么是學生的課業負擔?多大的負擔為過重?怎樣才能減下來?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達到既減負又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這一切沒有清醒的認識和精準的定位。只有認識到位,才能在具體的實踐中落實。
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規范學生的課程設置、教材課輔配置。尤其是學生的課輔資料,良莠不齊。走進書店學生用書專柜,名目繁多的復習輔導資料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無從選擇。
四是應對教師進行再培訓,使其真正更新教育觀念,深刻領悟新的教育理念。比如,不少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選擇不科學、欠合理,沒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一些老師給學生布置語文作業時,要么把生字寫多少遍,要么把課文寫多少遍,毫無意義。讓學生做了很多“無用功”,肯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是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不以分數論英雄。要給孩子足夠寬松的成長空間,不能給孩子規定硬性指標。比如,考試必須達到多少分以上,要位居多少名以前。讓孩子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誠然,為學生減負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涉及成千上萬學生切身利益與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行為,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合作。我們必須在思想上對此項工作要認識到位,在行動上要落實到位。學校、家長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既要否定讀書無用論,又要堅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積極發展學生個性,挖掘內在潛力,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并為之奮斗。這樣,老師、家長、學生全都一身輕,各干其事,其樂融融,社會和諧,家庭和睦。學生將來走入社會定能站穩腳跟,有所作為。
參考文獻:
[1]李翠芳.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教育革新,2017(5).
[2]田園園,趙正.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之再討論[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4).
[3]傅維利,劉磊.學生課業負擔重 究竟誰之過[J].紅旗文稿,2006(17).
[4]郭樹勇.轉變應試教育觀念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J].教書育人,2004(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