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英
摘 要:初中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不斷轉變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發展特點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主動參與;重要性
一、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不斷發展進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無非就是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兩種,這兩種學習狀態聽起來貌似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但是對學生的意義卻有著天壤之別。主動學習指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身于學習當中,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被動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自己獨立完成,需要教師或是家長的監督,這樣學生就會在心里產生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自己學習是為了教師或是家長”,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學習,所以主動學習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有利于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
國家經濟科技不斷進步,所以更需要綜合性人才,教師應該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有利于教師通過對身體素質的培養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將學生培養成更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
3.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理念
現在社會提倡終身體育的理念,就是希望人們在業余時間能夠走出來加強體育運動鍛煉,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有利于在無形之中激發學習興趣,所以沒有教師以及家長的強制要求學生也能積極主動地加強體育運動鍛煉。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樹立了正確的體育理念。
二、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
1.創新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客觀發展以及學生發展過程中的情感需要,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傳統的體育教學以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為主,所以學生逐漸厭倦這種枯燥的教學內容,這是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利用創新的教育模式為體育教學增加一些新鮮血液。例如,教師在教學籃球、排球等教學內容時,可以將傳統的對學生講解球類的理論知識轉變為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不同球類的不同性質。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學生較多,一組學生較少,學生較多的一組為一組,而學生較少的一組為二組,一組學生在操場上圍成一個大圈,二組的學生站在圈的中間,一組的學生向二組的學生輕輕地扔球,被砸到的學生即被淘汰,并分別用籃球和排球進行游戲,在游戲過后教師進行提問:“有哪位同學說一下,我們剛剛玩過的兩種球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仍處于游戲過后的興奮狀態,所以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這兩種球的重量不一樣。”“這兩種球彈起的高度不一樣,那個棕色的球彈起的高度更高。”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同學們說得不錯,這個棕色的是籃球,它的質地比較輕,落地之后也更容易彈起來,大家模仿我的動作學習一下投籃的正確姿勢。”教師通過學生玩游戲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自己探索到教學內容的有關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2.轉變評價方式
許多學生不能積極主動投入教學當中是由于在學習過程中得不到教師的肯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不斷轉變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參與度。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生由于成績不理想而對這門學科漸漸產生厭惡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不斷轉變評價方式,通過對學生鼓勵支持的方式使學生對體育教學重新燃起希望。例如,教師在進行體育800米測試時要將每個學生的數據都記錄下來,并匯總,對于成績進步的學生,教師應該提出表揚,對于成績落后的學生,教師應該積極鼓勵:“這次沒跑好沒有關系,課下的時候繼續努力,下次測試的時候一定會突飛猛進的。”教師這種的評價更側重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績是否有所提高。這相比于傳統的評價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體育教學根本不需要運用多媒體設備,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從而以更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體育活動中的一些動作要領。教師在教學籃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精彩的籃球比賽并在觀看時向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參與到學習當中,更將抽象的理論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
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標的發展要求創新教育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偉民.上海市中小學二期課改《體育與健身》學科的定位與改革思考[J].體育科研,2001(3).
[2]徐本力.“全腦型體育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