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濤
摘 要:隨著市場化競爭的愈演愈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有過硬的產品外,還要有科學的內部管理方式,而成本管理在企業的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對企業如何進行成本管理觀念的更新和成本控制創新的思路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首先提出了現階段企業中成本控制和管理存在的幾方面的問題,接著分別從對生產成本的創新控制、購買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更新、薪酬成本的有效管理三大方面闡述了文章的主題思想,以期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F2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c)-0130-02
對于現今階段我國的企業來說,應當對成本進行必要的管理與控制,改變傳統的觀念,這樣才能夠在日趨嚴峻的生產環境中繼續求生存與求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企業競爭局面形成影響,我國的企業更要做好成本上的管理控制,以優良的成本與產品輸出比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1 目前企業成本控制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由于受到傳統經濟體制的一些影響,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過程中,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沒有一定的認識,所以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往往會因此下降,具體表現為:第一,企業的內部管理者過分的重視生產成本,對經營成本沒有概念;第二,在管理方式上往往注重事中管理,而忽視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管理方式,這樣不能全方位的進行成本控制的管理,以下從4個方面提出了現階段企業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問題。
1.1 過分降低成本
目前有的企業在對成本的控制的理解上過于片面,他們認為的成本控制就是一味地降低成本,在對于產品成本上,降低原材料的檔次,節省必要的環節。這樣一來,在短期內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但是長此以往,無疑是一種玩火自焚的表現。企業要想長期立足,不僅僅要實現企業的短期利益,同時也要兼顧企業的長期利益,這不僅僅要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同時也要提升一定的服務。 所以降低產品的成本,降低產品的質量來提高經濟效益,是在無形中削減企業的長期利益,使產品的各項性能慢慢地被降低,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1.2 內部控制簡單化
有的企業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將內部控制放在了財務部門,而財務部門也僅僅是進行事后的審計,企業較為注重事后審計的內容,而在生產經營環節中,應該將內部控制貫穿到其中,而不是在事后進行控制,所以企業的內部控制過于單一化,沒有做到全面的控制。
1.3 成本信息失真
由于各種利益的驅使,企業的管理者為了利益最大化,不惜偷稅漏稅,授意會計工作人員更改財務信息,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造成了成本信息的嚴重失真,使成本管理工作形同虛設,成本信息的失真,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1.4 成本考核不到位
現階段,大多數的企業沒有建立相應的成本考核制度,所以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生產管理工作內容混亂無章,工作的隨意性較大,同時由于沒有成本考核制度,成本管理也就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2 生產成本的創新控制
2.1 實行標準成本控制
由于我國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多種臨時成本,因此在實際的成本控制中可以采用標準成本控制法,具體的實施流程為先由企業自身進行標準成本的制定,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多種臨時成本,企業在將這些成本與制定的標準成本進行對比以后進行分析,根據結果會得出相應臨時成本產生的原因,對其進行分析后,企業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對標準成本進行改進,不斷完善標準成本。
2.2 生產后期的成本控制
企業生產始終處于不斷的循環與更新中,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以對生產物資進行統計和歸類,在生產工作完成之后,不同的生產項目開始前可以針對舊的生產物資進行統計匹配,盡可能讓能夠投入新一輪生產的物資發揮作用,這樣就能夠實現最大化利用,減少企業因為生產項目的更新產生的額外成本。
3 購買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更新
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前,要購買一些原材料、設備等,在購買的過程中,各個購買環節都會對最終的產品成本有相對的影響,所以在前期的購買環節,如果能夠對價格進行一定的控制,會為企業的整個產品成本有著最直接的影響,所以對購買成本進行控制和管理,可以為產品生產的整個成本控制奠定堅實的基礎。
3.1 購買成本的申請采購分離
在以往的企業內部購置物品的過程中,對于物品的購置都是現有一定的計劃,然后再去執行,這個過程都是由采購部門來完成。所以企業中要更新成本管理的觀念,對企業物品的購置和對物品的購買,要分為兩個獨立的部門來完成,以實現科學的成本控制。企業中的生產部門,將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物品進行詳細的列表,然后上交到相關管理部門,由管理部門進行審核批準后,在交由另外的部門去統一進行采購,這個過程看似繁瑣,但是這樣避免了一些工作人員的投機倒把行為,同時也更好地實現了成本控制的管理。
3.2 購買成本的控制
企業在進行產品物資購置之前,對成本進行嚴格的管理,其相關物資的價格應該進行實際的調查并得出相關的結論,然后再通過公開招標,供應商的公開競爭,并與前期的市場調查結果相結合,得出最為合理的采購價格。對于市場調查員的選定,必須要與相關的供應商沒有任何聯系,避免一些內部的交易產生,保證價格的合理和科學,使采購成本更加規范化。
3.3 日常用品購置
企業在日常的工作中,會遇到一些辦公耗材、文具用品等的消耗,這些日常用品如果在工作中沒有一定的購買計劃,而是隨用隨買,長此以往,則會產生較高的成本問題。所以企業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要能夠在年終或者年初根據以往的實際耗量,大批量的購買一些消耗較快的辦公用品,如:紙張、筆、印章、財務用品、文件檔案等,或者可以尋求長期的辦公用品供應商,按月、季度進行定額發放,這樣可以實現日常用品的的最大化的利用,同時也節約的成本,避免了浪費。
4 薪酬成本的有效管理
在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中,員工的薪酬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員工的薪酬管理工作,使其得到最合理的分配,也是科學的管理薪酬成本的相關內容。以下從3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有效的管理薪酬成本,第一,企業在對員工的配置上實現科學化,就必須通過一定的實踐工作,來對各個崗位的內容(即崗位需要的人數、人員能力等)進行考評,并合理地設置,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對崗位的要求也發生著不同的變化,所以要對員工的崗位進行合理的調整,使勞動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合理地配置勞動力資源,科學的管理薪酬成本;第二,企業中對員工薪酬的設定要與企業的實際效益相聯系,在年結算時要確定員工的整體薪酬,對于如何分配,要有各個部門進行討論,做最終的確定,對于薪酬的確定一般按照部門員工為企業的貢獻率;第三,企業中對于薪酬成本的管理上,不是只限于一種因素,要與企業的多方面因素掛鉤,比如: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成本控制率,生產銷售情況,新產品創造力等,使最終的薪酬能夠與員工對企業的貢獻成正比,合理科學地管理薪酬成本。
5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不斷的生產經營管理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能夠注重企業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不僅僅要更新成本管理的觀念,同時在對成本的控制上,要能夠實現科學的控制,采用全新的管理和控制理念,對企業成本進行管理,使企業成本發揮最大化的價值,科學合理地運用成本,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做貢獻,使其在市場中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孫斌.企業運營成本管理與風險控制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31):105-106.
[2] 葉愛君.淺談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納稅,2018,12(30):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