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琚
摘 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已經成為院校的教育責任,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良好的職業素養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并且快速晉升,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工作中的良好職業道德、正確的職業思想都是重要的職業素養,作為專業教師可以基于專業課堂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專業課堂 高職學生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c)-0208-02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應用性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有人問大學到底學什么?個人覺得答案應該是為人、做事、創新、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一直在努力,努力培養擁有堅定的職業信念、過硬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習慣的學生。但是培養效果不是很理想,下面一起探討如何基于專業課堂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
1 何為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要求以及提升,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規范;時間管理能力提升、有效溝通能力提升、團隊協作能力提升、敬業精神、團隊精神;還有重要一點就是個人價值觀和公司的價值觀能夠銜接。
2 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在學生進入企業之后,會發現自己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改變,想要在企業留存、發展,就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公司負責,也會讓自己今后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3 基于專業課堂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
記得有這樣一篇文章:這樣的員工,多少錢我都愿意給。生活中時常聽到學生抱怨工資少,但是抱怨歸抱怨,他們是否意識到自身的一些問題呢?高薪的條件他們又滿足幾條?企業的高薪條件包括忠誠、敬業、積極、負責、效率、結果、溝通、團隊、進取、低調、成本、感恩。我們要以不同的方法、形式傳遞這些信息給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提醒他們要喜歡他們的專業,要學會吃苦、吃虧,堅持做好今天的事情。
3.1 要正確面對我們的學生
大家是否意識到,現在的高職學生越來越自我,越來越難教,想法越來越古怪,行為越來越難以琢磨。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教師更要對授課對象進行準確的學情分析,只有這樣才不會失望,情緒化的失去教學信心。明確他們的優勢與劣勢,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愛心,多鼓勵、恰到好處的引導很重要。
3.2 要讓學生正視自己
很多學生不能正視自己,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對自己沒有信心,學習消極,混時間的情況出現比較多。個別的學生高估自己,認為考試失常才來到這里,對校園、對專業、對老師、對同學都有抵觸情緒。其實現在的學生有其主要特點:愿意接受新事物,敢于創新;愿意發表個人意見,愿意表達;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不畏世俗;愿意分析自我,能夠進行自我評價。針對這樣特點的學生,作為教師應努力調整學生心態,鼓勵學生從零做起,多講典型案例,引導學生積極努力面對未來。
3.3 教師上好課,引導學生正確做人
教師的言傳身教很重要,作為教師要努力、認真上課,并在課堂上傳遞這種工作精神和工作態度,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精神與態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潛移默化中樹立努力工作、認真做事的態度。
3.4 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合適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度,提升學習效果。作為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讓我學到我要學轉變。目前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教學方法,如團隊競爭、任務驅動、點線面教學、劇本式教學、PDCA教學法等。
3.5 創造公平的教學評價機制
注重課堂表現,注重動手實操,注重素質考核,滲透成本意識,明確考核方案,公布考核過程與結果,讓學生體會到公平的評價機制。
4 基于專業課堂的進行職業素養提升培養的舉例介紹
各個專業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應有一個具體方案,課程體系設置時應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的做人與做事。下面是物流管理專業做人與做事并重的課程體系。
下面以物流管理專業《倉儲管理實務》課程為例,介紹一下該門課程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如何進行職業素養提升培養的。
4.1 課堂組織
合理地組織課堂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可以考慮采取報數、抽簽等方法,打亂學生的自我選擇座位的情況,并且不定期地重新分組,建立團隊,使之不斷有新鮮感,保持上課的新鮮感、興趣感是安心學習的一個條件。
4.2 課前口號
每次上課前,學生起立共同喊出行業口號,一方面提醒學生正式進入上課過程,另一方面,滲透企業文化、行業理念。如厚德載物,盡心服務;物流平安,一路領先;疏通天下,四海為家。
4.3 課堂初始
通過課程梳理,幫助學生弄清楚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進行充足的課堂準備,包括知識準備、設備準備、方法準備,利用上課后5min時間來介紹行業新聞、重點企業重大事件、專業領域新技術、典型企業和典型人物。讓學生接近社會、了解社會,提升專業性。
4.4 課堂教學
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成本節約意識、效率提升意識,要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公司收入競爭式。
授課時,組織班級學生組建公司,每次的任務完成效果、課堂搶答問題等都以收入的形式計入各個公司,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團隊意思。
(2)學生成長檔案式。
授課過程中,建立學生成長檔案,錄入學生每一次課的表現,任務完成效果,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3)以貨幣計算學習效果。
任務完成過程中,所有的成果都以貨幣形式核算。如任務完成時間1秒鐘1元錢,設施設備使用均計成本,完成的專業性準確性均計成本。培養學生的效率提升、成本節約意識。
4.5 課堂收尾
每次課程結束前2min要進行職業點評,總結課堂上學生的表現,課后進行多種方式交流,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作為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所教專業、熱愛所教學生。帶著職業熱情去教學,會影響帶動學生的良好情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熱情。教師應認真思考,設計訓練任務,改進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抗壓能力、創新能力等。同時可以借助先進技術與手段,宣傳教學效果。對于每一個人、每一門課程,要善于總結,特別是專業素養的總結,如借助maka.im平臺來宣傳課程、匯報成果,讓學生能有學習、提升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黃志紅.課程整合的歷史與個案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
[2] 朱永新.新教育之思[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7.
[3] 黃全愈.你離美國大學有多遠:高考在美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 馬君.職業教育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